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13小题)

1、看拼音,写词语。

    天窗,是乡下房子的zhuāng shì      ,是孩子们的wèi jiè      ,它会使你的想象ruì lì      起来。你可能会从玻璃上那些 shǎn shuò      的群星,想象到母鸡zhào lì      shuài lǐng      小鸡们在竹林中觅食的情景。

2、下列词语中,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谐(hé)  应(hé)   束(jié)  了瓜(jié) B . 赖(wáng) 落(pǔ)皇(guān) 鸡花(guān) C . 衣( dǎo)  通(shū)  素(sù)  卧莲蓬(bō) D . 成(gòu)  若(tǎng)  丽(qí)  田园杂(xīng)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屋沿  蜻蜒 顺序  催眠曲 B . 独特  觅食  奇幼  猫头鹰 C . 踏步  河摊  靶气  蝙蝠 D . 扫荡  威力  帐子  天高地阔
4、“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的意思是(   )。
A . 逃亡 B . 顽皮、淘气 C . 耍赖 D . 懒惰
5、李东对本单元和课后积累的词语进行了归类,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繁华  灯火辉煌  山清水秀  荒无人烟 B . 璀璨  高楼林立  灯红酒绿  琳琅满目 C . 肥沃  炊烟袅袅  瓜果飘香  男耕女织 D . 静谧  鸡犬相闻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6、将下列成语填入句子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福建,东临台湾海峡,西北横贯武夷山脉,____,自然美景闻名中外。

A . 车水马龙 B . 依山傍水 C . 井井有条 D . 山穷水尽
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A . 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B .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C . 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D . 你会从一朵云,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8、下列选项中,写法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B .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乡下的人家,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C . 碧绿的草原,骏马膘肥体壮,绵羊悠然自得,猪群不停呼噜着,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D .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9、与“老妻画纸为棋局”形成对偶的一项是(   )。
A . 绿竹别其三分景 B . 移椅倚桐同赏月 C . 清江一曲抱村流 D . 稚子敲针作钓钩
10、下列对句子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

A . 写芦苇翠绿 B . 写天空蔚蓝 C . 写云朵洁白 D . 写河水清澈
11、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清水倒映出了天、云、山、瀑,这是一幅大自然在水面作出的画。

①瀑布流下的水形成一个不大的潭。②潭水清澈透明,潭底的每一块碎石都历历在目。③阳光又给这幅美妙绝伦的画镶上金色的画框。④大自然真是个能工巧匠。

A . ①②之间 B . ②③之间 C . ③④之间 D . ④之后
1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题,“乐”读“yuè”。 (1)
A . 正确 B . 错误
(2)“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是课文《天窗》的中心句,写出了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
A . 正确 B . 错误
(3)《三月桃花水》是一篇散文,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A . 正确 B . 错误
(4)《乡下人家》按空间、时间交叉的顺序,通过拟人化的描写,展现了乡下生活的自然质朴、优美恬静,体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4)
A . 正确 B . 错误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写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

            .

(2)淳朴乡村,是一幅和谐的画卷。范成大笔下,这幅画有花有果,有形有色——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辛弃疾笔下,这幅画有声有色——“茅檐低小,            ,白发谁家翁媪”(《清平乐·村居》)。
(3)哪种花能当国花?有人推荐梅花,并引用毛泽东的词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来说明傲雪开放的梅花是中华民族坚强乐观品格的象征。

二、阅读与欣赏。(共3小题)

1、邀请函

各位家长: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评价、鉴赏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为了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我校将举办阅读表演活动,诚邀各位家长来观看指导。详情如下:

    日期:3月27日(星期五)

    地点:本校礼堂

    第一场表演:上午9时至10时30分(只招待一至三年级学生家长)

    第二场表演:下午2时至3时30分(只招待四至六年级学生家长)

    表演内容:朗诵、讲故事、唱歌、话剧

    温馨提示:请提前十分钟到场,表演期间'请关闭手机,保持安静。

行知小学校长  敬邀

3月20日

(1)学校举办阅读表演活动的目的是(   )。 (1)
A . 邀请家长来观看指导 B . 给学生表演的机会 C . 增加学校的活动数量 D .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校长发出这张邀请函最主要的目的是(   )。 (2)
A . 邀请家长观看阅读表演活动 B . 通知家长孩子们的表演时间 C . 介绍本次活动的意义和内容 D . 提醒家长阅读的重要性
(3)四年级学生林思含的妈妈出差在外,思含晚上回家,打电话告知妈妈参加活动。请你帮思含把需要转述的内容简要写下来。
2、邀你共赏福建乡镇之美

美景一:长汀县城

    坐落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长汀,和湖南的凤凰一起,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为“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山城”。穿城而过的汀江如一条飘逸的白练,为山城增添了几分韵致。长汀城墙独具特色。古城墙始建于唐代,经过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有部分保存完好,六个城门也风采依然。城墙造型奇特,民间称之为“蓝衣挂珠”,意思是说它像漂亮的佛珠被挂在长汀城,形成长汀城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美景二:培田古村

    培田村位于龙岩市连城县西南部,是一个青砖、黛瓦、白墙的古村,宛如一幅凝固的历史风景图。古村到处是藏着百年春秋的宅院古屋,这些宅院古屋都是明清时期客家人典型的建筑。最具特色的是村中间一座高堂大屋,为“九厅十八井”建筑——官厅。比官厅更大的同类建筑是村东南角的“大夫第”。据说,类似大夫第这样规模的建

筑,在培田共有30幢。

美景三:浦源鲤鱼溪

    浦源村位于周宁县城西五公里处。鲤鱼溪穿村缓流而过,长500多米、宽仅数米的溪流中悠然遨游着七八千尾色彩斑斓的大鲤鱼。该溪中的鲤鱼和人很亲,听到人声、见到人影会靠拢过来摇头摆尾。若投食入溪,鲤鱼会欢腾跳跃,争相逐食。如果用手去触摸鱼,鱼儿会很温驯地让你抚摸。

美景四:际溪村

    际溪村位于泰宁县杉城镇,世界地质公园榜样景区“寨下大峡谷”就在其西南侧。辖区内奇峰峻峭,岩穴棋布,丹崖斑斓,流水清幽。当地融入了耕读旅游的理念,建设集“耕读文化体验、养生度假、田园生活、岩穴苦读”为一体的“耕读李家”耕读文化村落。走进村落,仿古的李家客栈、青翠的李家菜地、古朴的创客坊、美丽动人的丹霞田园风光……浓浓的农家风情收入眼底,浮上心头。

(1)以下是一游客自驾游时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推测,他当时游览的地点应该是(   )。

(1)
A . 长汀城墙 B . 培田古村 C . 浦源鲤鱼溪 D . 耕读李家
(2)在浦源村最可能看到的美景是(   )。 (2)
A . 风雨古城墙 B . 丹霞田园风光 C . 九厅十八井 D . 人鱼亲昵同乐
(3)下列乐乐做的际溪村旅游攻略中,有误的一项是(   )。 (3)
A . 前往寨下大峡谷欣赏丹崖岩穴 B . 入住李家客栈感受仿古风格 C . 踏访古建筑大夫第 D . 栽种李家菜地体验田园生活
(4)关于作者对长汀县城的介绍,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4)
A . 引用新西兰作家的评价,突出山城之美 B . 将汀江比作白练,说明江水晶莹清澈 C . 通过具体数字,说明古城墙历史悠久 D . 城墙造型奇特,被称为“蓝衣挂珠”
(5)画“__”的句子中的“据说”一词能不能去掉?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节选)

    ①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②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变得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着。

    ③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折一根韧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啪——鸭子蹒跚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

    ④随后,我们跟在鸭子、羊儿后面也开步走。不知是谁,想个好办法,把竹篮子挂在小山羊角上,山羊走呀走的,竹篮子也晃呀晃的。我们看了真喜欢。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掘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蛳、赤膊田鸡最多;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大,草儿真嫩……”

    ⑤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青草,放进竹篮里。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地要咧开嘴巴笑。

    ⑥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了。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皮皮摘来了嫩豆荚,小梅从自己家的院子里掰了几只竹笋,啊,还不老;青青的家离这最近,他拿来了铁锅和米,来,我们做野米吃!我和春芳帮不了忙,就去垄沟里捉泥鳅,捉上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野米没有烧好,我们已被锅里溢出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

    ⑦吃饱了,我们也乏了,于是便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1)与第②段“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中的“诱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1)
A . 诱骗 B . 迷惑 C . 吸引 D . 疑惑
(2)下列对第②段中画“_____”的部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A . 孩子营养不良,身体瘦小如青草蜢 B . 孩子调皮好动,如青草蜢不停地蹦跳 C . 孩子身着绿衣,在田埂上如青草蜢 D . 孩子快乐忙碌,如青草蜢活泼自由
(3)第③段中“我们”折柳条的目的是(   )。 (3)
A . 赶鸭羊 B . 编草帽 C . 捆青草 D . 烧午饭
(4)第⑦段写道:“吃饱了……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下列诗句中与句中儿童的行为相似的一项是(   )。

(4)
A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 .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C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D .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5)作者在结尾写道:“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

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这个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

(5)
A . 丰富内容,增加了文章的篇幅 B . 赞美麦子、豆荚长势好,暗示丰收在即的喜悦 C . 呼应开头,突出乡村生活美好 D . 暗示“我们”睡在田埂上,说明乡村生活艰苦
(6)麦子熟了和豆荚长大时,“我们”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请简单概括。
(7)第①段写道:“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联系短文,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表达与交流。(共1小题)

1、乡下人家充满诗意,小小天窗给人遐想,三月桃花水叫人沉醉……美好的田园生活令人向往。生活处处皆美好。你印象中最美好的地方是哪里呢?你为什么喜欢它?请以“最美好的地方”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有一定的顺序;②表达出自己的感受;③把感觉最美好的内容写清楚;④用上本单元所学的表达方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