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在柏林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10小题)

1、组词。

           指           假           神      

           脂           遐           伸      

2、《在柏林》一文中两次写到小姑娘“笑”的目的是(    )
A . 写出小姑娘的天真幼稚,对老人举动的不理解。 B . 悲喜对照,指责小姑娘年幼无知,缺乏同情心。 C . 以喜衬悲,渲染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 D . 以小姑娘的笑,反衬出老妇人病态的严重。
3、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课内四字词语。
(1)他没有思考,迅速地一口答应下来。      
(2)一个失去了对事情的判断和处理能力的人躺在地板上喃喃自语。      
4、读拼音写词语:

bó   lin

jiàn  zhuàng

bù  jiǎ  sī  suǒ

hòu  bèi  yì

zhǐ  shǒu  huà  jiǎo

      

      

      

      

      

5、“不假思索”的“假”,与(    )中下划线的字意思相同。
A . 弄虚作 B . 成真 C . 虎威 D . 半真半假
6、对比《桥》和《在柏林》,它们有哪些相同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都是小小说。 B . 都是最亲的人死去。 C . 都注意设计悬念,结局都是出人意料。 D . 都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7、从全文看,《在柏林》一文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通过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
A . 对比 B . 以小见大 C . 以物喻人 D . 欲扬先抑
8、对《在柏林》文末“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静得可怕”写出了车厢里的人们听了老兵的话语之后,心灵产生了震撼。 B . “静得可怕”渲染了人们极其沉重的心情与车厢内悲哀的气氛。 C . “静得可怕”是基于老兵说话的同时眼光散发出的威慑力。 D . “静得可怕”激起读者的思考,唤起人们对战争的憎恶与愤恨。
9、对《在柏林》一文主题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歌颂老兵一家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B . 反映战争在人们心灵深处造成的巨大灾难。 C . 揭露战争的残酷,控诉侵略战争的罪恶。 D . 暗示对青年一代进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0、选字填空。

即    既  概  慨

这个老妇人的动作      奇怪又好笑,大家纷纷驻足观看,认为她大      是精神出了问题。一些人嘲笑她,一些人在不停地感      着。这时,一个小伙子从人群中走出来,狠狠地瞪了这些人一眼,人们      刻安静了下来。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1、阅读练习。
(1)文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数着“一,二,三……”,其含义是指老妇人对      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

(2)文中对老妇人身体状况做了怎样的描写?这些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

坐在他身边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3)怎样理解这句话?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2、课外阅读

悲惨世界(节选)

雨  果

    沙威脚步缓慢地离开了武人街。

    他生平第一次垂头丧气地走着,也是生平第一次把两手放在背后。

直到今天,沙威只采用拿破仑两种姿势中表示果断的那一种:两臂在胸前相抱;另一种表示犹豫不决的是两手放在背后,这种姿势对他是陌生的。现在,发生了变化,他全身显得迟钝忧郁,惶恐不安。

    沙威两肘撑在栏杆上,两手托着下巴,指甲机械地紧缩在他密密的颊须里沉思着。一件新奇的事,一次革命,一桩灾祸正在他的心里发生,他有必要检查一下自己。沙威异常痛苦。

    几小时以来,沙威已不再是个头脑简单的人了。他心里十分混乱,这个脑袋在盲目执行时是很清晰的,现在则已失去它的清澈,在这块水晶中已产生了云雾。沙威的良心使他感到他的职责已具有两重性,这一点他已不能对自己掩饰。当他在塞纳河滩意外地碰到冉阿让时, 他当时的心情就好比狼又抓到了它的猎物,狗又找到主人一样。

    在他面前他看见两条路,都是笔直的,确实他见到的是两条路,这使他惊惶失措,因为他生平只认得一条直路。使他万分痛苦的是这两条路方向相反。两条直路中的一条排斥另一条,究竟哪一条是正确的呢?

    他的处境真是无法形容。

    被一个坏人所救,借了这笔债又还了他,这违反自己的意愿,和一个惯犯平起平坐,还帮他忙,以此报答他帮自己的忙;让别人对自己说“走吧”,自己又对他说“你自由了”;为了个人的原因而不顾职责,这一普遍的义务,但又感到在这些个人的因素中也存在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可能还要高一等;背叛社会为了忠于良心;这些妄诞的事他居然都做了,而且还压在他的心头,把他吓呆了。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形容失望或受到挫折时情绪低沉的样子。      

指内心非常害怕,十分焦躁不安。      

(2)拿破仑两种姿势中,两臂在胸前相抱表示      ;两手放在背后表示      
(3)在沙威前面的两条没有交集相互排斥的路,沙威选择了哪一条?
(4)沙威为什么觉得自己的处境真是无法形容?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拓展延伸。

课文《在柏林》深刻揭露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古代也有许多描写战争或将士戍边的诗词,这些诗词或悲壮,或豪迈。如唐代诗人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战争和将士的诗词?请写一写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在柏林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