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8小题)
少女 (shǎo shào) 名曰 (rì yuē)
故为精卫 (wéi wèi)
传说精卫因为 而填海 ,用西山上的 和 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 的故事。
yán dì |
nì shuǐ |
fǎn huí |
tóu xián |
míng yuē |
|
|
|
|
|
帝 曰 溺 衔 返
旁 日 弱 街 反
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
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
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
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二、阅读理解(共3小题)
炎帝之少女,________女娃。女娃游于________,________,故为精卫,常________,以堙于东海。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 , 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 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
昔者:
争:
触:
折: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类鹗(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识: 至:
息: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