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八)第24课《司马光》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7小题)

1、根据课文《司马光》内容填空

      ,一儿登瓮,            ,光持石击瓮,                  

2、搭配词语。

3、看拼音,写词语。

gōng sī

tíng yuàn

dēng shān

diē dǎo

fàng qì

      

      

      

      

      

4、比一比,再组词。

         廷         持         铁      

         庭         诗         跌      

5、《司马光》这篇文言文中,事情的起因是“_______”,经过是“_______”,结果是“_______”。(   )
A . 一儿登瓮、众皆去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B . 足跌没水中、光持石击瓮破之、儿得活 C .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去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6、查字典填空。

如果不认识“持”字,可以用      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持”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拿着;握着。   ②遵守不变。   ③掌握;料理。   ④挟制。   ⑤对抗。

给下面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石击瓮。      
爸爸说,妈妈是一位勤俭家的好妻子。      
之以恒。      

7、下面关于课文《司马光》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本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 B . 司马光是宋朝的政治家、文学家。主要著作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C . “跌”是形声字,左右结构,部首是“足”,音序是D。

二、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足跌水中

弃去

(2)解释下面划线字的意思。

①与群儿戏于      

②众弃去      

③光石击瓮破之      

(3)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参考译文】曹操获得一只大象,想要知道大象的体重,但是没办法称出来。曹操的小儿子叫曹冲,跟曹操说:“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记录水痕到达的地方。取出大象,将同样重量的物体放到船里,让水位赶上原先所刻的地方。而后再称出这些物体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知其轻重。      

②使水原痕。      

(2)“欲知其轻重”中的“其”指的是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置   象   于   船   上   刻   其   水   痕   所   至。

(4)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

(5)曹冲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先解释划线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①群儿于庭。

②一儿登瓮 , 足跌没水中。

③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 水迸,儿得活。

2、实践活动。

一个皮球掉进树洞里去了,想一想,选出下面最好的办法(    )。

A . 爬到树洞里去拿。 B . 把树连根拔掉。 C . 用树枝伸进洞里挑。 D . 向树洞里灌水。
3、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排队。

(   )大家都扔下他离开了。

(   )有个孩子登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在里面了。

(   )司马光拿起石头击破水瓮,水流出来,小孩得救了。

(   )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八)第24课《司马光》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