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八)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6小题)

1、比一比,再组词。

            诸            竞          唯      

            者            竟          难      

2、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mǎ

zhū  wèi

jìng  sài

wéi  yī

pǐn  cháng

      

      

      

      

      

3、下列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诸儿走取之(跑) B . 戎不动(只有) C . 人问(它,指“道边的李子”) D . 取之信然(确实这样)
4、选一选。
(1)诸儿竞走取之——“之”是指(   ) (1)
A . 它,指李子。 B . 知道。 C . 他,指王戎。
(2)人问之——“之”是指(   ) (2)
A . 它,指李子。 B . 起来。 C . 他,指王戎。
(3)取之信然——“之”是指(   ) (3)
A . 之间 B . 它,指李子。 C . 的。
5、古文翻译。(选序号)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 (1)
A . 王戎七岁的时候,就曾试着跟一群小孩子旅游。 B .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一群小孩子一起玩耍。 C .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一群小男孩一起游玩。
(2)诸儿竞走取之。(    ) (2)
A . 所有的孩子都争着跑起来,去抢李子。 B . 所有的儿子都比赛跑,看谁先摘到李子。 C . 所有的孩子都争着跑去摘李子。
6、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王戎不取道旁李的理由是:      。(用原文回答)结果是:      (用原文回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戎是一个      的孩子。

二、文言文阅读(共3小题)

1、背写课文,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时,他会想些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2)王戎与诸小儿想比有哪些过人之处?(    )(多项选择)

A.仔细观察        B.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C.会对脑筋        D.先人后己,懂得谦让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卧薪尝胆

司马迁

吴既(shè)越,越王勾践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rǔ)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g)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1)解释文中画线的字。

赦:        反:      

女:        振:      

(2)“卧薪尝胆”的意思是:      
(3)“女(rǔ)忘会稽之耻邪?”的意思是:      
(4)越王勾践是如何对待失败的?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①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③。

【注释】①太祖:即曹操,曹冲的父亲。②校(jiào):通“较”,比较。③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

(1)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曹操想称大象的重量,大臣们的表现是:      ,曹冲称象的办法是:      

(2)曹冲与王戎的相同之处是: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按要求写句子。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2)见到同学们有困难,我们怎能不帮助呢?(改成意思相同的陈述句)
(3)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仿照例句用动作描写来表现“生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八)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