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1专题6.2胡萝卜素的提取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0小题)
1、下列操作需要水浴加热的是( )
①DNA的提取 ②桔皮精油的提取 ③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④胡萝卜素的鉴定 ⑤还原性糖的鉴定
A . ①②③
B . ⑤
C . ①④⑤
D . ②⑤
2、提取胡萝卜素和提取玫瑰油时都需要加热,但两者使用的加热方法不同,其原因是( )
A . 前者需保持恒温,后者不需要恒温
B . 前者容易蒸发,后者不容易蒸发
C . 胡萝卜素不耐高温,玫瑰油耐高温
D . 前者烧瓶里含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后者是水
3、下列对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在把新鲜的胡萝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
B . 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C . 在浓缩干燥前,必须进行过滤
D . 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要收集蒸发出去的液体,蒸发出去的是有机溶液,留下的是胡萝卜素
4、胡萝卜素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 )
A . 性质和使用量
B . 紧密程度
C . 含水量
D . 湿度
5、作为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哪一项不符合实验要求( )
A . 能充分溶解色素
B . 与水混溶
C . 对人无毒
D . 易与产品分离
6、下列有关胡萝卜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胡萝卜素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的物质
B . 胡萝卜是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原料
C . 微生物的发酵生产是工业提取β-胡萝卜素的方法之一
D . 胡萝卜素的提取顺序是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7、在用纸层析法鉴定所提取的色素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在纸层析过程中,滤纸不可放在普通烧杯中
B . 层析液所用的试剂为石油醚和水的混合液
C . 有时萃取样品的颜色比标准样品的颜色浅
D . 如果萃取样品中出现了和标准样品一样的层析带,说明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成功
8、关于生物技术实践中的有关检验,正确的是( )
A . 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要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
B . 在微生物培养中,检验培养基是否被污染的方法是用一组不接种或接种无菌水的培养与接种培养物的培养基一起培养
C . 检验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是否分离出了分解尿素的细菌,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则说明分离成功
D . 检验胡萝卜素纯度的方法是纸层析法,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若样品中有杂质,则会出现不同的色素点(带)
9、下列关于提取胡萝卜素的相关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胡萝卜素的可根据其分子式中氮氮双键分为αβγ三类
B . 胡萝卜素可以抑制细胞发生癌变,治疗癌症
C . 胡萝卜素微溶于乙醇和丙酮,但他们是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因此不能做萃取剂
D . 一般情况下,提取胡萝卜素的效率与颗粒含水量成反比
10、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过程中,判断标准样品点与萃取样品点的依据是( )
A . 颜色不一样
B . 大小不一样
C . 形状不一样
D . 层析后的色带点数不一样
11、对于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 . 萃取过程中应该避免明火加热,采用水浴加热
B . 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还需要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
C . 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
D . 点样过程中,应快速细致,形成直径大小不同的圆点
12、下列有关实验①~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③胡萝卜中胡萝卜素的提取④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A . 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①②④
B . 需要使用染色剂的是①②
C . 需要保持细胞活性的是①④
D . 需要使用酒精的是②③④
13、如图为胡萝卜素的纸层析结果示意图,属于标准样品的层析点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⑤⑥
D . ③④⑤⑥
14、提取胡萝卜素和提取玫瑰油时都需要加热,但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采用的是水浴加热法,而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油时是直接加热。其原因是( )
A . 前者需保持恒温,后者不需要恒温
B . 前者容易蒸发,后者不容易蒸发
C . 胡萝卜素不耐高温,玫瑰油耐高温
D . 前者烧瓶里含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后者是水
15、生物学与实验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可将染色体染色
B . 利用成熟的红细胞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时应使用蒸馏水和甲苯
C . 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盐酸处理后用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线粒体
D . 萃取法提取β-胡萝卜素时,可用无水乙醇或石油醚作萃取剂
16、下列关于酒精在相关生物实验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可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B . 植物组织培养接种前,可用70%的酒精对工作台消毒
C .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95%的酒精配制解离液
D . 萃取法提取β-胡萝卜素时,可用100%的酒精作萃取剂
17、下列有关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因胡萝卜素为脂类物质,所以在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常用有机溶剂
B . 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萃取法,其主要步骤为粉碎→干燥→萃取→浓缩→过滤
C . 在胡萝卜颗粒加热干燥过程中,应严格将温度和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为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D . 一般情况下,提取胡萝卜素时,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含水量成反相关关系
18、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可用注射器直接在滤纸基线的ABCD点上连续点样
B . 点样应快速细致,在基线上形成直径大小相同的圆点
C . 层析液所用的试剂为石油醚、丙酮和酒精的混合液
D . 在纸层析过程中,滤纸放在装有层析液的普通烧杯中
19、有关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实验要求( )
A . 能充分溶解色素
B . 能与水混溶
C . 对人体无毒
D . 易与产品分离
20、萃取胡萝卜素的过程中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
A . 水浴加热不易破坏胡萝卜素分子的结构
B . 为了保持97~100 ℃的恒温
C . 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D . 有机溶剂遇明火易爆炸
二、综合题 (共5小题)
1、葡萄是“四大水果”之一,不但营养丰富、用途广泛,还有美容养颜,抗衰老的功效。某兴趣小组对葡萄进行了以下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皮中的红色素是常用的食用色素之一。提取红色素采用的方法是 ,萃取液过滤后滤液一般用 装置进行浓缩。
(2)为了纯化获得葡萄皮上的酵母菌,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过程中,关键是 ,因此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 。
(3)在添加菌种和溶液时,容器中需留出大约1/3的空间,其目的是 ,在发酵后期接种醋酸杆菌改变 条件,会产生果醋。
(4)葡萄籽中含有的胶原蛋白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功效。要分离这种胶原蛋白常用 技术,影响该技术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蛋白质分子的 和形状等。
2、回答与胡萝卜有关的问题:
(1)胡罗卜含有的胡罗卜素中,最主要的是 (填“α—胡罗卜素”或“β—胡罗卜素”或“γ—胡罗卜素”),该胡罗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 ,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 ,胡罗卜素是 (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罗卜素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
(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 作为胡罗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 。
3、下面是与植物芳香油的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玫瑰精油的提取可使用左图所示装置,这种方法叫 法;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 (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
(2)橘皮精油的提取原料是橘皮,但橘皮易焦糊,宜采用 法提取橘皮精油。
(3)胡萝卜素是 色的结晶。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是 法,加热时应该注意控制 ,一般情况下,提取胡萝卜素时,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成 比。
(4)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右图为鉴定结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ABCD四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 。
4、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生胡萝卜素的微生物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时,可选用 或平板划线法接种。
(2)培养酵母菌R时,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法直接计数。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 和 ,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 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 ;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 。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要用胡萝卜素标准品作为 。
5、工业生产中可以一种霉菌来生产β-胡萝卜素,图1表示该霉菌的菌体生物量与发酵时间的关系,图2表示生产样品与标准样品的层析结果比较。
(1)胡萝卜素可以治疗缺乏维生素 引起的疾病,用于工业生产的霉菌本来不含合成β-胡萝卜素的相关基因,需要通过 ,才能获得用于生产β-胡萝卜素的菌种。
(2)在工业生产中,培养基为 (按物理形态划分),接入菌种前,应对培养基进行 。
(3)从图1可知,在第 h,菌体增长最快,菌体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为保证生产效率,可以采取 的措施。
(4)样品层析所用的层析液最好选用 ,从图2可知,胡萝卜素的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比杂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