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四单元第12课《清贫》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9小题)

1、给下面词语中的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海             快                 

                       矛盾           喉咙       

2、选词填空。
(1)遮挡    遮盖

①用油布      的地方,竟然是一片菜地。

②棉被      着受伤人员的脸。

(2)推行    推广    推辞    推荐    推卸

祖国建设需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因此      人才异地交流的做法,      人才市场化,积极      人才是大家不容      的责任,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3、根据按课文填空。
(1)将军上岛五分钟就发现了      
(2)北方大鹏是为了      ,菜地上的油布棚是为了      
(3)菜地里的土是      ,菜种也是      
(4)队长给将军准备的晚餐是      
(5)将军为了让战士们和他一起吃那一小盘白菜,就把菜      
4、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fú)    持(jīng)    集(chóu) B . 图(qǐ)    恐(hè)     金(zuó) C . 此(bǐ)    船(wù)     汗(guà)
5、下列选项中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命(gé)    虏(fǔ) B . 此(bǐ)     集(cóu) C . (wū)   威(hè) D . 望(qǐ)    持(jīn)
6、下面词语中的“舍”与“舍己为公”的“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舍近求远 B . 舍己为人 C . 四舍五入 D . 退避三舍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不能忘掉祖国

    宋庆龄十五岁那年,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广泛收集资料,认真思索,作了充分的准备。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惊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1)短文中有一句话既与题目相呼应,又点明了短文的中心思想。
(2)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短文中“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是对宋庆龄的      描写,这一描写表达了宋庆龄此时的想法是:      

②短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对宋庆龄的      描写,从中能够体会出宋庆龄(    )。

A.巧言令色,咄咄逼人    B.态度温和有礼    C.心中充满爱国之情

8、选词填空。
(1)猜疑  猜测

①他们于是激怒起来,      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

②她又知道怎样在人们的眉眼中      他们的内心的动机。

(2)朴素  朴实

①清贫,洁白      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②这就是年轻的伞兵上尉贡勒,他为人      ,没有什么个人野心。

9、根据课文填空。

本文通过描写方志敏被俘的时候,敌人对其进行搜身的故事,表现出了方志敏的      ,同时也表现了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者的      ,反映了革命者们            的优秀品质。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1、课内阅读。

    将军顺着队长指的方向看去——

    那一片帆布棚已经翻开,露出了一大块菜地,那绿油油的一片,竟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

    将军凝视着那片绿色,心里一阵沉吟。

     “全国的省份,有一大半有土在这里。岛上的战士知道您身体不大好,又上了年纪,一致要求务必让您能吃上蔬菜。他们每人从自己家乡的土地上摘下一根自己家乡的菜,就凑成了这一小盘……大家不是把您看成首长,而是一个长辈。”队长在边上小声地说。

(1)“绿油油的一片”说明      。把菜“构成一幅中国地图”说明      
(2)队长给将军准备的这一小盘才是怎么来的?
(3)“将军凝视着那片绿色,心里一阵沉吟。”“沉吟”写出了他微妙的心理变化。将军心里可能想些什么呢?
2、课外阅读。

生活简朴的周恩来

    在人们的印象中,周恩来总是那样衣冠楚楚,风度翩翩。殊不知,他仅有的几套料子服装,大都穿了几十年,有的破损了,精心织补后继续穿。有一次,他穿织补过的衣服接待外宾,身边工作人员说这套“礼服”早该换换啦。他笑笑说:“穿补丁衣服照样可以接待外宾。织补的那块有点痕迹也不要紧,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他的衬衣磨破了,换上新的领口和袖口照旧穿。1963年,他出访亚非欧14国,到了开罗,他换下缝补多次的衬衣,随行工作人员不便拿到外国宾馆去洗,只好请我国驻埃及使馆的同志帮忙,并叮嘱洗时不要用力,以免搓破。大使夫人看到后,感动得边洗边流泪。至于周恩来穿用了几十年破旧的睡衣、皮凉鞋和第一代上海牌国产手表等,已作为珍贵文物,存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周恩来的饭菜很简单,主食经常吃些粗粮,副食一般是一荤一素一汤。他规定的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他说:“四菜一汤既经济又实惠。”他在外地视察或主持会议,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不搞特殊,离开时一定付清钱和粮票。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其他领导干部也这样做。一位专机机长的回忆,颇为传神地反映了周恩来在饮食方面的律己要求。有一次,这位机长看他吃饭,掉了个饭粒在桌上,他连夹两次才夹住放进嘴里,笑着吃了。看到这种情景,这位机长后来感慨地说:“我心里不禁百感交集,什么叫廉洁,看看总理就知道了。”

    同周恩来接触较多的一些知名人士,对他廉洁俭朴的生活作风也是赞不绝口。宋庆龄说:“周总理在个人生活和作风上,和他在政治上一样,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衣冠楚楚:      

百感交集:      

(2)选文从            这两个方面表现了周恩来总理简朴的生活。
(3)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3)
A . 周总理想着国家大事,不在意个人形象。 B . 周总理怕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被人笑话。 C . 周总理认为穿织补的衣服不丢人,讲排场、搞浪费,丢掉革命者艰苦奋斗的传统才令人耻笑。
(4)文中写大使夫人流着泪为周总理洗衣服和专机机长回忆周总理夹饭粒两件小事,有什么好处?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文中是怎样表现无名岛的环境艰苦的?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这两句话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从“微笑”“淡淡”可以看出方志敏      的品质。

(2)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下面对国方兵士认为方志敏撒谎的心理过程,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

①他说没钱一定是撒谎。②这个人虽然是共产党,但他是个大官。③大官一般都有钱。④这个大官肯定也有钱。

(2)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④②③① D . ①④③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四单元第12课《清贫》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