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12课《寓言二则》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9小题)

1、读了这两则寓言后,写出你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一天,两天,三天,禾苗      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      地转来转去。
(2)《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我想对这个人说:你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但禾苗却全都枯死了。因为你做事太      了,违反禾苗的生长规律。
3、选择正确的解释。
(1)《亡羊补牢》告诉我们(    ) (1)
A .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B . 错了知道后悔就行,不用付出劳动。
(2)《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2)
A . 把禾苗拔高,它长得快。 B . 要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4、读拼音,写词语。

wánɡ  yánɡ  bǔ  láo

jīn  pí  lì  jìn

quàn  ɡào

diū  shī

      

      

      

      

5、课内阅读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1)      一词说明他好不容易想出了办法;      说明他一刻也没有休息。      表明他很累。
(2)有一天,你看到了这个“揠苗助长”的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6、课内阅读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1)      一词说明他好不容易想出了办法;      说明他一刻也没有休息。表明他很累。
(2)有一天,你看到了这个“揠苗助长”的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7、写一写。

      

      

      

      

      

      

      

      

8、说一说。

《亡羊补牢》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9、议一议。
(1)养羊人看到自己堵上羊圈的窟窿后,再也没有丢过羊,他会对那个曾劝告过自己的街坊说什么呢?

      

(2)请你来帮帮这位农夫,他应该用什么办法来帮助禾苗生长呢?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1、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1)我会写近义词。

巴望——            焦急——      

(2)种田人为什么焦急地转来转去?
(3)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让禾苗长高?请你找出相关句子。
2、小阅读。

愚公移山

    从前,有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叫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人们进进出出,要绕很远很远的路,很不方便。

  愚公决心要搬走这两座大山。儿孙们听了齐声叫好。

  他领着一家人挖土搬山。他们挖的挖,抬的抬,干得非常起劲。邻居们看见了,也都过来帮忙。一个才七岁的孩子,也蹦蹦跳跳地跑来了。

  智叟看见他们干得又苦又累,就对愚公说:“两座大山这么高,你又年老体弱,怎么能把它们搬走呢?”

  愚公笑着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以后还有孙子!子子孙孙不停地挖下去,还怕挖不平吗?

  天帝知道了愚公移山的事,很感动,就派了两个力大无穷的神仙把两座大山搬走了。

  从此,这里的人们出门再也不用绕道了。

(1)仿写词语。

例:蹦蹦跳跳(AABB式)

(2)这个故事讲的是      (谁)的故事?
(3)读故事,判断正误。

①愚公门前有两座大山,人们进出很不方便。

②智叟觉得愚公年老体弱,根本移不走大山。

③愚公是个很有毅力的人,最后把两座大山搬走了。

(4)这篇故事是一则寓言故事,这样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呢?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说一说,写一写。

2、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请写出四个。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12课《寓言二则》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