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六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9小题)

1、积累人物故事,填空。

    《囊萤夜读》讲的是有关      的故事,赞扬了他      的精神,类似的故事我还知道            。我能把其中一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下列下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夜读(yíng)    学多通(bó) B . 勤不倦(gōng)  以夜继日(yān) C . (ǎo)  业(cù)
3、联系课文内容,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胤恭勤不倦

恭:               勤:      

(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练囊:           盛:      

(3)世传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未成:              弃去:      

(4)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老媪:            铁杵:      

4、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1)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囊萤夜读》这个故事中,主人翁是车胤,他身上的      的品质最值得我们学习。
(2)《铁杵成针》让李白“还卒业”的原因是老奶奶告诉李白她要把铁杵磨成针。假若你是李白,听到老奶奶这么说后,你会想:      
6、看拼音,写字词。

gōng  jìng

qín  fèn

yān

      

      

心不在      

      保车

7、比一比,组词语。

          萤            恭            勤          卒      

          莹            添            谨          碎      

          贫             焉           逢      

          贪             淹           峰      

8、下列成语中与“铁杵成针”意思相近是(    )
A . 水滴石穿 B . 恍然大悟 C . 点石成金 D . 粗中有细
9、下列句子中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B .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C .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1、课内阅读。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短文选自《      》。
(2)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3)与这一故事有关的俗语:      
(4)从本文中的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2、课外阅读。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 , 入日;渴,欲得饮 ,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 , 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①逐日:追逐太阳。②逐走:竞跑,赛跑。③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④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⑤河、渭:即黄河、渭水。⑥大泽:大湖。⑦未至:没有赶到。⑧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

(1)选出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夸父与日逐      
A.行走。   B.跑。
②河、渭不      
A.不够。   B.够。
(2)在文中找到与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黄河和渭水的水都不够他喝。

(3)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的哪些优秀品质?
(4)《山海经》中保存了一些人们熟知的神话,你还能写出一个吗?神话故事中还有像夸父一样的人物吗?说说看。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3)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4)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六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