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七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9小题)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洛阳亲友如相问,        。《芙蓉楼送辛渐》
(2)螳螂捕蝉,       。塞翁失马,      
(3)百啭千声随意移,      。《画眉鸟》
(4)      ,人直朋友多。
(5)有朋友的人,像        ;没有朋友的人,像      
2、读拼音,写词语。

fú róng

luò yáng

yù hú

dà yàn

      

      

      

      

yàn tái

yè dùn

yán sè

qián kūn

      

      

      

      

3、阅读诗句,填一填。
(1)《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      诗,首句从      写起,为送别设置了      。二句中的“平明”点明      ;“楚山孤”,既写出了      ,又暗喻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      ,仍与      之意相吻合。表明自己不为      
(2)《塞下曲》这首诗从题材分,应属于      ,一二句所描写的环境和事件是      
(3)《墨梅》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      ;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      
(4)《墨梅》是一首      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诗中抒发了作者      
4、阅读《墨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前两句交代了梅花生长的地点,也描写了梅花淡淡的颜色。但诗人写梅花的颜色是墨黑色的,这不准确。 B . 这两句话运用了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了画梅花的技法,又写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C . 这两句话表现了作者喜欢颜色淡雅、清气浓郁的梅花,与表现作者的人格和操守没有什么关系。
5、写出同音字。

【rónɡ】   芙                液          

【hú】   水                涂          

【yàn】   大                子          

6、下面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7、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8、朗读《古诗三首》,完成练习。
(1)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人在      为辛渐送行时的情景。诗作淡淡的孤独,淡淡的      ,透凉的雨水淋在作者冰洁的      ,有谁能解?
(2)《塞下曲》第三首写将军      的情景。
(3)《墨梅》这是一首      。诗人赞美墨梅      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      的高尚情操。开头两句“      ”直接描写墨梅。
9、默写古诗,并填空。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

      

      ,

      

后两行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格: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1、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一首      诗。诗句中的最后两句分别是:            
(2)判断对错。

①寒”“孤”表达了诗人送友人时的留恋和孤寂之情。

②“冰心”“玉壶”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

(3)理解古诗,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3)
A . 前两句在写景中融入了离别之情。 B .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洛阳亲友的思念。 C . 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清廉正直的品格。 D . 本诗写离别愁绪,悲愤幽怨之情十分明显。
(4)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
2、课外阅读。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①石灰吟:赞颂石灰。②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③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④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⑤人间:人世间。

(1)这是一首( )。 (1)
A . 送别诗 B . 山水诗 C . 咏物诗
(2)试着用“/”画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3)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我体会到了石灰      的精神;读了后两句中的“浑不怕”,我想到了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            ,这两句诗还让我想到了文天祥的诗句:“            。”
(4)理解古诗,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4)
A . 这首诗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思乡诗。 B . 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C . 后两句表达出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D . 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
(5)联系本课中学习的三首古诗,你觉得这首古诗和哪首古诗的写作方法是相同的?相同点是什么?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扩句。

①字典是朋友和老师。

②我不能忘记关爱。

2、缩句。

①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②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七单元第22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