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23《京剧趣谈》一课一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共6小题)
驰骋(chěnɡ pín) 尴尬(ɡà ɡài) 彻底(chè qiè)
虚拟(ní nǐ) 戛然而止(jiá ɡā)
炽 袍 尚
织 咆 绱
骋 戛 凸
聘 嘎 凹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
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虚拟: 。
约定俗成: 。
京剧小知识
京剧,亦称"京戏""国剧""皮黄",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
京剧表演有四种艺术手法,分别是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京居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法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功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