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8小题)

1、下面成语中与“铁杵成针”意思相近的是(    )。
A . 水滴石穿 B . 恍然大悟 C . 点石成金 D . 粗中有细
2、下列句子中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B .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C .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D .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3、下列人物与成语故事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杨时一一程门立雪 B . 李白一一铁杵成针 C . 车胤一一囊萤夜读 D . 吕蒙一一悬梁刺股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yìn  yìng)      (qíng  qín)      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chéng  shèng)      (shuò  shù)      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过小溪,逢老(ǎo  áo)      方磨铁(chǔ  wǔ)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hái  huán)      卒业。
5、辨字组词

            卒            杵      

            萃            杆      

6、尝试写一写加点字的意思。
(1)过溪。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7、填空:
(1)“            。”说明这故事发生的地点。故事的结果是“            。”
(2)《铁杵成针》选自《      》写的是      小时候读书的事情。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      的道理。
8、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敬(gōng)    练(láng) B . 奋(qíng)    学(bó) C . 穷(pín)   心不在(yān) D . (yìng)    相(féng)

二、阅读(共3小题)

1、课外阅读。

程门立雪

    杨时是宋朝学者。他年轻时很爱学习,非常尊敬老师。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一起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

    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守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睡午觉。杨时悄悄地对同学说:“咱们就在这儿等一会儿吧!”他俩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雪花在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凛冽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拂一拂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跺一跺冻僵了的脚。//

    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着,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程颐见他们全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为什么不早进屋呢?”杨时望着程颐慈祥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能惊动您呢?

    程颐被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感动了,详细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2)文章分成三段,已用“//”标明,请写出每段的段意。

      

      

      

(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4)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2、课内阅读。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短文选自《      》。
(2)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3)与这一故事有关的俗语:      
(4)从本文中的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3、课内阅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这段文字选自《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恭:      

通:      

练囊:      

(3)翻译“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这个句子。
(4)车胤买不起灯油读书,他想到了什么方法?你有什么感受?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铁杵成针》让李白“还卒业”的原因是老奶奶告诉李白她要把铁杵磨成针。假若你是李白,听到老奶奶这么说后,你会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