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现代诗二首》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运用(共8小题)

1、比一比,组词语。

           倦           坐      

           卷           座      

2、查字典填空。

①我们要查“巢”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序      。我会用“巢”组词:      

②我们要查“霸”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序      。我会用“霸”组词: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一眨眼,比喻很短的时间。      
(2)鸟或蜂、蚁等的窝。      
4、课文整体梳理。
(1)《秋晚的江上》描写了一幅倦鸟       、斜阳       的画面。
(2)《花牛歌》中描写了       、             、      等景物。
(3)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      
(4)花牛在草地里坐,      
5、关于课文,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还驮着斜阳回去”中的“驮”字用得好,让四面充满情意,给人想象的空间 B .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表现出诗人见到夕阳时的伤感 C . 《花牛歌》中的“压扁”偷渡”这两个词明贬实褒,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D .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中“滴溜溜”写出了花牛的开心与惬意
6、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秋晚的江上》是唐代诗人刘大白的作品。 (1)
A . 正确 B . 错误
(2)《秋晚的江上》通过唯美的意境,表达诗人真挚的感情和积极的态度。 (2)
A . 正确 B . 错误
(3)“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3)
A . 正确 B . 错误
(4)“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一个“驮”字,一方面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奇丽的想象。 (4)
A . 正确 B . 错误
7、给加点字注音。

           芦           霸占           睡           剪秋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      。《花牛歌》的作者是      
(2)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      。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      

二、课内阅读(共2小题)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本首诗共有      小节。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倦——            一瞬——      

(3)第一小节中的“驮着”一词能不能改成“带着”?为什么?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5)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2、课内阅读。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1)“霸占”的意思是      
(2)这首诗的作者是      
(3)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4)《花牛歌》表达了诗人对      的热爱和对      的追求。

三、课外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黄  鹂

   徐志摩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1)根据前面提示的背景,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渴求。
(2)第一节的五行描写黄鹂飞来,只两句是实写。一句是      ,写出了黄鹂的色彩和动感;一句是      ,以瞬间之形写其瞬间之静。一动一静,生动地刻画出黄鹂      而来      于树的神采。
(3)第一节中第      句鲜活地点染出黄鹂飞来时所激起的      之情。而第            两句,渐渐由实而虚,倾诉着由眼前黄鹂所激荡起的      
(4)诗人眼前所见的是一只匆匆飞来又匆匆飞走的黄鹂,而胸中所藏的却是一种            交织的情怀。这是一种感情的反差和逆转。两节的最后一句重复,词语相同而情怀各异,前一句写充实感,后一句却写      感。
(5)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5)
A . 诗人表露出了在牢笼般的时代欢乐仅仅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更为持久的还是痛苦的情怀。 B . 诗中的反复不是一般的感情升华,而是感情的逆转。这是本诗的独到之处。 C . 诗中动与静的结合、形与神的交融、实与虚的转化都鲜活地点染出瞬间的情景变化。 D . 诗人以黄鹂自比,不但“冲破浓密”,而且能“照亮浓密”,这既是一种渴求,也是一种自信。

四、语言表达(共1小题)

1、《花牛歌》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现代诗二首》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