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1《观潮》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积累(共6小题)

1、按要求,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仿照本句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横线上。
(1)宽阔    辽阔

①我家门前有一条      的街道。

②我们的国家地域      ,物产丰富。

(2)平静    宁静

①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②海滨的夜色多么      ,多么美丽!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浩浩         山崩         人声         若隐      

4、让生字走进语境。

清晨,大海上空笼罩着蒙蒙的薄雾。不一会儿,làng cháo      奔腾而来,yóu rú      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拍打着kuān kuò      的dà dī      。随着旭日的冉冉升起,海边又zhú jiàn      恢复了平静。

5、选出加点字意思和所给词语中相同的一项。
(1)天下奇(    ) (1)
A . 悲观 B . 景观 C . 观潮 D . 道观
(2)横江面(    ) (2)
A . 穿 B . C . D . 而入
6、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填序号)。

A.__________鼎沸    B.风平__________    C.浩浩__________

D.水天__________        E.__________浪吼    F.__________地裂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2)根据课文内容给词语分类。

①形容人多:      

②描写潮水的声音:      

③描写江面或潮水的样子:      

(3)选词填空。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湖来之前,江面上,      。潮来时,江面上,      ,湖水声如      。海堤上      ,听不出他们在说什么。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二、课文理解(共4小题)

1、根据对课文《观潮》的理解填空。
(1)课文开篇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总起全文,“天下奇观”是指:(   ) (1)
A . 钱塘江大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景象。 B . 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雄伟美丽而又不多见的景象。
(2)如果你有机会亲眼目睹这雄奇的钱塘江大潮,你会说(想)什么呢?
2、《观潮》一课,写大潮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A . 时间 B . 方位 C . 空间 D . 逻辑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齐头并进      地飞奔而来。
(3)归巢的鸟儿,尽管是      ,还      斜阳回去。
(4)我爱月夜,但我也爱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      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5)是在洱海那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      ,月光是那样      
(6)空山不见人,      ,返景入深林,      
4、课文理解。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短文从                  这三方面描写潮来之时的景象。
(2)这一自然段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①第一层写江潮要来时的特点是      

②第二层写江潮刚来时的特点是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大气势。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下面是兰兰写的导游词的开头,请你想象画面,试着把它补充完整。(选做题)

大潮就要来了,要摄像的,请大家做好准备。听,大潮离我们很近了,      。快看啊,远处出现了      。你看,潮水就要向我们扑来,      现在,我们脚下的大地都颤动起来了。这样的观潮体验相信你们一定会终生难忘!

2、学习了《观潮》这一课,请你先在脑海中想象钱塘江大潮的画面,再想一想,有哪些诗句也描述了这样汹涌澎湃的场景,选择一两句写一写。

四、阅读理解(共3小题)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观日落

    我最爱看日落的景观。今天我又登上楼的最高点,观赏日落。

    我抬起头,只见那万里的晴空本来是淡蓝色的,像明静的湖水,现在越来越蓝,越来越浓了,简直像画家在用蓝色的画笔层层加深。太阳已斜靠着西山,它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露着红红的脸蛋。在它的周围,有一束束灿烂的光,一圈圈柔和的圆晕,它身边的天空却呈现出黄里透紫的悦目色彩,镶嵌在天边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披上一层金光,显得分外壮观。

    过了一会儿,太阳的光更柔弱了,可它的脸颊更红了,像个大红球,向着天空,向着地面,向着山峦喷出了红艳艳的嫩光。它身边的晚霞不断地扩大着范围,在更换着锦衣,粉红的、红的、紫的……五光十色,好看极了。霎时间,艳丽的晚霞弥漫了大半个天,像铺开了一副巨大的瑰丽的绸缎。

    太阳慢慢地向西山背后退去,最后只一跳,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它身边的晚霞也在归林的鸟雀声中收起最后一丝光泽。我凝视着天边,我的心久久陶醉在这日落的景观之中……

(1)本文主要运用了      修辞手法。在文中用横线画出一句。
(2)作者按      顺序描写了日落的景色。由于作者抓住日落时太阳的      ,先写太阳像      ,再写太阳像      ,最后写太阳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日落的壮观景象。
2、《观潮》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潮来了的时间是      
(2)这段话中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声音的变化,从“      ”到“      ”;江面景象的变化,从“      ”到“      ”。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      ,心情      ,由“人声鼎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      ,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领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交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文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作者按照(    )的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 (1)
A . 由近到远 B . 由远到近 C . 从上到下 D . 从下到上
(2)选文读起来很有画面感,我能从            两个角度来想象潮来时的画面。

①我能通过“水墙”这个词,想象到此时浪潮      

②我能通过“白色战马”这个词.想象到此时浪潮      

③我能通过“      ”这个词。想象到此时浪潮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心情      。由“人声鼎沸”“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      ,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4)画横线的句子中,第一个分句将“浪潮”比作"      ”,展现了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第二个分句运用了奇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      的特点。我想用这些四字词语来形容钱塘江大潮:            
(5)下列诗句与选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5)
A .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B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1《观潮》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