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描述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
A . 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
B .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 . 卡文迪许较为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D . 天王星被人们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2、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是( )
A . 低速运动;宏观世界
B . 低速运动;微观世界
C . 高速运动;微观世界
D . 高速运动;宏观世界
3、一辆做匀加速运动的汽车速度由v加速到2v时(阻力恒定不变),它的牵引力功率变为原来的( )
A . 1倍
B . 2倍
C . 3倍
D . 4倍
4、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如图,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它运动速度最大的位置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5、我国现有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它们所处位置的纬度如表所示。其中最适合发射大负重卫星的发射中心是( )
发射中心 | 酒泉 | 太原 | 西昌 | 文昌 |
纬度(北纬) | 41度 | 38度 | 28度 | 19度 |
A . 酒泉
B . 太原
C . 西昌
D . 文昌
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的正下方P点。小球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水平恒力F做的功为( )
A .
B .
C .
D . FL



7、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在返回舱减速下降软着陆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小
B .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大
C . 合力做负功,动能减小
D . 合力做正功,动能增大
8、如图所示,人造卫星A、B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B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A、RB , 则卫星A、B的线速度之比为( )
A .
B .
C .
D .




9、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度为H的平台以速度v斜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如图,取平台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球经过离地高度为h的A点时所具有的机械能是( )
A . mgH
B .
C .
D .



10、如图所示,1、3轨道均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示意图,1轨道的半径为R,2轨道是一颗卫星绕地球做椭圆运动的轨道示意图,3轨道与2轨道相切于B点,O点为地球球心,AB为椭圆的长轴,三个轨道和地心都在同一平面内。已知在1、2两轨道上运动的卫星的周期相等,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三颗卫星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卫星在3轨道上的机械能小于在2轨道上的机械能
B . 若卫星在1轨道上的速率为v1 , 卫星在2轨道A点的速率为vA , 则
C . 若卫星在1、3轨道上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3 , 卫星在2轨道A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A , 则
D . 若OA=0.4R,则卫星在2轨道B点的速率



二、多选题(共6小题)
1、关于能量和能量耗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能量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客观过程的方向性
B . 能量耗散表明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
C . 能量守恒,不可消失,所以没有必要节约能源
D .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能源可以很方便的循环利用
2、下列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为了避免卫星相撞,应使它们在不同的高度轨道上运行
B . 卫星入轨后的速度小于7.9km/s
C . 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以定位于北京正上方
D . 不同国家发射的卫星只能运行在赤道上空某一恒定的高度上
3、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在真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另一个同样的小球在黏性较大的油中由静止开始下落。它们都由高度为h1的地方下落到高度为h2的地方。在这两种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动能的变化相等
B . 重力势能的变化相等
C . 重力做的功相等
D . 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4、关于三种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第一宇宙速度是从地面附近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B . 第一宇宙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
C . 第二宇宙速度是在地面附近发射的卫星克服地球的引力,永远离开地球的最小速度
D . 发射火星探测器,其发射速度要等于或大于第三宇宙速度
5、从空中以1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质量为1kg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了3秒后落地,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 则3秒内( )
A . 物体所受重力做功的为450J
B . 物体落地时的动能为450J
C . 物体所受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300W
D . 落地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300W
6、质量为1kg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g取10m/s2 ,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B .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C . 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4s
D . 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2.5s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a)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有关重物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1)
A . 应选用质量较大的重物,使重物和纸带所受的重力远大于它们所受的阻力
B . 应选用质量较小的重物,使重物的惯性小一些,下落时更接近于自由落体运动
C . 可以不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D . 必须称量重物的质量,而且要估读到0.01g
(2)某同学做实验时,不慎将一条挑选出的纸带的前端的一部分损坏,剩下的一段纸带上各相邻点间的距离已测出并标在图(b)中,单位为cm。(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设重物质量为m=0.2kg,重物在2点的速度 m/s,在5点的速度
m/s,由2点到5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加量
J,重力势能减少量
J。由以上可得出实验结论:。
②重物获得的动能往往(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是。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成功预言哈雷彗星的回归,哈雷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预测下次飞近地球将在2061年。彗星的运动轨道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如图所示。若哈雷彗星在近日点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
,在远日点与太阳中心的距离为
。请求出哈雷彗星在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加速度之比。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粗糙半圆形导轨在B点相接,导轨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物块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块获得某一向右的速度后脱离弹簧,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
,之后沿着半圆形导轨运动,到达C点时速度为
。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弹簧压缩至A点时的弹性势能;
(2)物块沿半圆形导轨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化量;
(3)物块从B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
3、如图所示,半径R=0.8m的
圆弧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O为该圆弧的圆心,轨道上方的A处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1kg的小物块,小物块由静止开始下落后恰好沿切线进入
圆弧轨道。此后小物块将沿圆弧轨道下滑,已知AO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45°,在轨道末端C点固定一长木板,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的切线相平,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g取10m/s2。求:




(1)小物块刚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刚要到达圆弧轨道末端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长度L至少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