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独立作业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共15小题)

1、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 . 麦哲伦环球航行 B . 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C .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D .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2、有一种冬暖夏凉的夹克,其原理是在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易熔化和凝固的微胶囊物质。下列关于这种微胶囊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微胶囊物质一定是晶体 B . 微胶囊物质的比热一定越小越好 C . 气温升高时,熔化吸热;气温降低时,凝固放热 D . 熔化和凝固时,构成微胶囊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下列估测中,最可能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我们上课的教室面积约为260平方米 B . 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40℃ C . 一袋装牛奶的体积为0.2L D .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00mm
5、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三战全胜的纪录赢了名列世界第一的棋王柯洁。“阿尔法狗”是生物吗?下列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
A . 能否下棋 B . 能否说话 C . 能否运动 D . 能否呼吸
6、诗句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中描写的植物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A .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 .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C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 .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7、“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其中“轻”体现的物理性质是(    )
A . 质量小 B . 体积小 C . 硬度小 D . 密度小
8、下列为小敏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合理的是(    )

A . 显微镜对光时,应调节图甲中的④ B . 图乙中小敏看物镜镜头的目的是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C . 图丙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 D . 欲将图丁视野中细胞a移至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9、如右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1

2

3

4

A

组织

人体的组织

保护组织

皮肤的表皮

B

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C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软体动物

蜗牛

D

人体系统

消化系统

小肠

A . A B . B C . C D . D
10、“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丹霞地貌主要由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砂岩构成,从岩石的成因分析,砂岩属于(    )

A . 岩浆岩 B . 沉积岩 C . 变质岩 D . 无法确定
11、某同学课外做了一个趣味实验,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模型如图所示,将实验药品倒入火山模型内,模型内没有动静,慢慢注入水,两者就会剧烈反应,红色气泡开始从“火山口”喷涌而出,如同火山喷发。下列关于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火山是地壳运动的剧烈表现形式 B . 火山往往发生在板块内部 C . 红色的气泡模拟的是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结构中的地幔 D . 炽热的熔岩流喷出后将逐渐冷却,形成岩石,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12、科学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用镊子夹取一块冒着“白气”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温度﹣74℃)放入气球内,并迅速扎紧气球。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气球快速鼓起,同时在气球底部的外壁观察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气”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 . “白气”的形成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 . “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形成的 D . 气球鼓起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大
13、四岁的小英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扑热息痛糖浆或滴剂(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同),而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对于一个4岁的儿童来说,服用糖浆的安全用量为6毫升(见图)。则相当于要服用滴剂的量为(    )

A . 3mL B . 6mL C . 9mL D . 2mL
14、某兴趣小组在相同的小烧杯内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小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关系为(    )

A . t>t>t B . t=t=t丙    C . t<t=t丙    D . t<t<t
15、一个由甲、乙两种金属做成的零件,其体积为61.3cm3 . 若用与零件质量相同的纯金属甲和纯金属乙做此零件,其体积分别为96.5cm3和52.5cm3 . 则原零件中金属甲的质量和金属乙的质量之比为( )
A . 1:2 B . 1:3 C . 1:4 D . 1:5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4分)(共9小题)

1、北方的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房间内一般都要安装暖气片供暖。在房间暖气片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房间内的平衡温度将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房间内暖气片和房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保持不变。当外界温度为—23℃时,房间内的温度长时间保持13℃不变;当外界温度为—18℃时,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16℃不变,则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      ℃。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C不变时,外界温度为      
2、下列是小陶某次体检时采取的信息,根据测量仪器所提供的信息填写下表:

   

姓名

身高

腋窝体温

体重

小陶

      

      

      

3、拟南芥的基因组是目前已知高等植物基因组中第二小的。它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被科学家誉为“植物中的果蝇”。如图是拟南芥及其分类地位图示和二歧式检索表。

(1)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基因存在于细胞的      (填细胞结构)。
(2)将检索表2a处所对应的特征补充完整      
(3)拟南芥在检索表中的位置是      
(4)拟南芥与人相比,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      
4、如图是小江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此温度计是根据      来测量温度的。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填“左”或“右”)移动。若想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采取      措施。(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5、如图为一座人体青铜雕塑,反映的是古代人打造铁艺的场景。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硬度较大,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铁在1535℃时,会由固态变为液态,铁在潮湿的空气里容易生锈,铁在纯净的氧气中能燃烧。

(1)上述描述中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2)上图中这桶水是用来冷却烧红的铁器的,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冷却效果好。人们也常常用水的这一特征为生产、生活服务。下列事例中与这一特征有关的是                  。 (2)
A . 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 B . 在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C . 晚上向秧田里灌水,防止秧苗受冻 D . 汽车发动机用水循环冷却
6、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1)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1)
A . 火山和地震 B .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C .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2)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若干年后,红海的面积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单位:米)

(1)写出C处的地形名称      
(2)A点和B点的高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3)一位登山运动员要想登上山顶,可以分别从A,B点出发,则从      点出发会容易些。
8、如图中甲、乙所示分别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和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由图甲可知,120gD物质的体积是      ,图乙中斜线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体的      

9、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⑤⑥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

(1)下列哪种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1)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①④⑥
(2)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分别得到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要使四次观察的视野亮度相同,则A,B,C,D中通过通光孔的光线最多的是      
(3)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装片内有一物体作顺时针运动,则该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为      时针。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6分)(共4小题)

1、在柿子成熟的季节里,果农们在柿子还未完全成熟的时候就进行了采摘,怎样才能使柿子早点成熟呢?小西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做了记录。

他选了30只大小接近、成熟度相近的同种柿子,分三组,每组10个,分别放在三个相同的纸箱中,往第一个纸箱中另加了2个成熟的苹果;第二个纸箱放在温度稍高的地方;第三个纸箱只放10个柿子,放在与第一个纸箱相同的地方。观察柿子的颜色和软硬来比较是否成熟。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操作方法

达到成熟所需时间

第一组

另加2个成熟苹果

7天左右

第二组

温度稍高

10天左右

第三组

不作处理

将近22天

(1)小西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中,第三组的作用是      
(3)请你帮助小西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2、弹簧具有弹力(通常所说的弹性)。针对弹簧弹力的大小同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小明同学进行了以下的探究实验。他的思路如下:将弹簧压缩后在弹簧前放一物块,然后放手物块被弹出,从物块被弹出距离的多少来判断弹簧弹力的大小。

【提出假设】A.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B.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

【验证实验】取长度均为20厘米,材料和粗细各不相同,而其他条件均相同的弹簧各几根进行对比实验。例如下图所示,将其左端固定在0位置,右端用物块向左压缩至A位置(12厘米)处,即得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8厘米,放手后物块沿水平面滑行到B位置停止,则AB之间的距离就是物块被推的距离。

【收集证据】实验记录见下表格(注:粗细只取用两种型号)。

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组次

弹簧材料

弹簧粗细

弹簧被压缩的长度

物块被推距离

碳素

8cm

25cm

钒铬

8cm

22cm

硅锰

8cm

27cm

碳素

10cm

24cm

钒铬

10cm

18cm

(1)根据上图示所显示的物块被推距离,该组实验应该是实验组次      的实验结果。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小明能否验证假设B?      
3、最新的卫星数据显示,在火星南极冰层之下隐藏着一大片充满液态水的湖泊。厚厚的冰层下面水温低至-74℃但水仍保持着液态,对于这个问题意大利科学家解释是可能是火星岩石中的镁盐、钙盐和钠盐等盐类物质溶解到了水中降低了水的凝固点。盐类物质可以降低液态水的凝固点吗?某研究小组以常见的调料品食盐为溶质进行研究。

【实验步骤】

①利用食盐、蒸馏水分别配制纯水、淡盐水、浓盐水

②取三个相同烧杯,加入等量的上述溶液,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

③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液体状态的变化,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

④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①纯水;②淡盐水;③浓盐水)。

(1)实验中,淡盐水的凝固点是      
(2)分析实验曲线可得出的结论: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4)根据该研究小组的研究结论,请你对火星的液体环境做出合理的猜测      
4、某商店在出售一种比市场价便宜很多的银手镯,吊牌上标注着是纯银。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质量监督部门通过测密度来鉴定真伪。已知ρ=10.5g/cm3。下面是他们的测量过程:

(1)天平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调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左偏,则应把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2)将手镯放在左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天平重新平衡。如图1,则手镯质量m=      g。
(3)将手镯放入如图2所示装满水的烧杯中,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3。通过计算可知手镯密度为      ㎏/m3
(4)若测量手镯体积时,未放入手镯前烧杯中水未装满,则会使密度测量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20分)(共4小题)

1、托盘天平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某实验室天平的配套砝码及横梁标尺如图。


(1)小科发现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磨损,用这样的砝码称量物体质量,测量结果将      
(2)小科观察铭牌时,发现该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200g,但他认为应为210g。你认为小科产生这种错误想法的原因是       。
(3)小江认为铭牌上最大测量值没有标错,但砝码盒中10g的砝码是多余的,而小明认为砝码盒中所有的砝码都是不可缺少的。你认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出版行业,通常用“克重”来表示纸张的厚薄。例如,有些图书所用的纸张克重为60g。实际上,这种表示纸张厚薄的方法与密度的知识是相关的:由于纸张的厚薄是均匀的,所以我们无需测算其单位体积的质量,只需知道它单位面积的质量即可。单位面积的质量又叫做物质的“面密度”。国家标准规定以A0、A1、A2、B1、B2等标记来表示纸张幅面规格。其中A1纸张尺寸是841mm×594mm,A2纸张尺寸是594mm×420mm。同样,对粗细均匀的线形材料,我们也常常只考虑其单位长度的质量,单位长度的质量又叫做物质的“线密度”。

(1)有些图书所用的纸张克重为60g,其“面密度”记作       。 (1)
A . 60g B . 60g/m2 C . 60g•m2 D . 60g/m3
(2)家庭电线正常使用截面积为2.5mm2和4mm2的铜导线,下面关于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都不相同 B . 它们的密度相同,“线密度”不相同 C . 它们的密度不相同,“线密度”相同 D . 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都相同
3、碘的升华实验时,小原和小艳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碘的熔点约为113.7℃,沸点约为184.4℃。关于碘的加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A.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600℃);B.用水浴加热。经过多次实验验证,确认B方式更为科学合理,请你简述其原因。
4、酿制白酒的装置如图所示。蒸锅实际是一个汽化池,将其封闭后仅与输汽管相通,然后将“气酒”引入冷凝池后再注入储酒罐。罐里的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当水勾兑后才能出售。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密度/(kg/m3)

比热/[J/(kg·℃)]

沸点/℃(1P0)

1.0×103

4.2×103

100

酒精

0.8×103

2.4×103

78

(1)在1标准大气压下,对汽化池加热应保持      ℃为宜。
(2)输汽管弯弯曲曲地经过冷凝池是因为      
(3)“45度”白酒的密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不考虑勾兑时体积的变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独立作业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