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朝宗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苏打能作发酵粉,是因为小苏打能与面粉反应 B . 洗洁精能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于洗洁精 C . 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 . 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2、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 CO(NH22 B . KNO3 C . K2SO4 D . Ca3(PO42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称取氯化钠 C . 稀释浓硫酸 D . 测溶液的pH值
4、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X+6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 . N2 B . N2O C . NO D . NO2
5、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 Ca2+、Cl、CO32、Na+                           B . K+、SO42、Cu2+、NO3 C . SO42、Cl、Na+、H+                              D . Cl、K+、SO42、Na+
6、下列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干冰升华 B . 蒸发蔗糖水溶液得到蔗糖晶体 C . 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 . 铝放置于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
7、下列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与核外电子构成的 B . 龋齿的形成是由于缺乏碘元素所致,可在生活中增加碘的摄取量加以预防 C . 电解水时加入稀硫酸,其作用是增加了生成气体的质量 D . 某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
8、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 B . 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 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 .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9、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多种,其中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所以合金的熔点也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高 B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 .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 B .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 将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平均分成两份,分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金属Zn和Fe D . 在一定量的CuSO4和CuCl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三、选择填充题(共5小题)

1、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生铁、黄铜都属于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

C.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D.石墨做电极是因为      

2、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作用.下列有关C3H6S的说法正确的是      

A.C3H6S属于有机物                  B.C3H6S的相对分子质量74g

C.C3H6S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C3H6S中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      

3、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      

4、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采取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加入的试剂或操作

A

NaCl溶液(CaCl2

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B

CaCO3(CaO)

高温煅烧

C

Cu(NO32溶液(AgNO3

足量铜粉,过滤

D

NaOH溶液(Ca(OH)2

5、往AgNO3、Cu(NO32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滤液中一定有Fe2+、Al3+离子      B.滤液中一定有Ag+、Fe2+ 离子

C.滤液中一定有Ag+、Cu2+ 离子     D.滤渣中一定有

四、填空题(共4小题)

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硝酸铵中的阴离子      
(2)标出氯化亚铁中的铁元素的化合价      
(3)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
(1)洗涤剂能洗掉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作用.
(2)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是
(3)检验所用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试剂是;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
(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家里用的铁制品很容易生锈,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写一条即可)
3、t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图片_x0020_618306802

(1)烧杯②种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写名称或化学式);
(3)将t1 ℃时5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g;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4)
A . 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 . 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 . 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 . 将温度升高到t2 ℃,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4、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C都是维系人类生命最重要的物质,B是用于光合作用和灭火的气体,D可用于保护树木,防止冻伤,并防止害虫生卵,E中含有两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1)E的化学式; D的另外一种用途
(2)已知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D与F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流程题(共1小题)

1、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42884205

(1)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操作a的名称是,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六、实验题(共1小题)

1、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②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何检验该气体为CO2
(3)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 , NH3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NH3应选择的装置为(选填序号),其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
(4)兴趣小组选用F制氢气,其优点是,为了检验并除去杂质,得到纯净、干燥的H2 , 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选填字母)

A 1→2→4→3            B 2→1→3→4

C 4→3→1→2            D 3→4→2→1.

七、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某兴趣小组在做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图片_x0020_1186663020

(1)(猜想)把氧化铜还原成铜的物质是:Ⅰ石墨棒;Ⅱ
(2)(实验)用天平称量1.5g氧化铜粉末,直接用铝箔纸包裹.按上述操作步骤实验,黑色粉末.,那么猜想Ⅱ不成立.
(3)(结论)石墨棒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改进)把石墨棒换成铝粉,重复上述操作,又获成功.那么,称取等量的铝粉并进行同样的操作,其目的是.改进后的实验证明,金属铝也能将氧化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拓展)如果使用复印机的“碳粉”代替石墨棒还原氧化铜,效果更好.联想在空气中灼热的铁丝不能燃烧,而铁粉能燃烧,其原因是
2、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探究一  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

①是,②是CaCl2

(2)((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猜想①符合题意,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3)探究二  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2CO3;猜想二:;猜想三:NaOH

(4)(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猜想一”不成立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符合题意?,理由是

八、简答题(共1小题)

1、将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粉末11.2g放入烧杯中,当加入稀硫酸100g时,氧化铜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的质量为108g.(结果精确到0.1)
(1)铜(填“能”或“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因为
(2)求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
(3)求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朝宗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