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共22小题)
1、下面的动物行为,________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
A . 孔雀开屏
B . 蜻蜓点水
C . 大雁南飞
2、由水稻(稻谷)、鹰、鼠这些生物构成的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 . 水稻→鹰→鼠
B . 水稻→鼠→鹰
C . 鹰→鼠→水稻
3、制作生态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 生态瓶内植物放得越多越好,因为植物能提供氧气和养料
B . 生态瓶内不能放泥沙,因为泥沙会发臭
C . 放入生态瓶内的鱼类,要充分考虑它们的食物关系
4、如图,把生态瓶的水减少很多,瓶中动物最有可能会_________。
A . 经常浮到水面
B . 钻到水底不动
C . 没有变化
5、下雨天,经常能够看到地面上有很多蚯蚓。这是因为_________。
A . 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
B . 蚯蚓喜欢多水的环境
C . 土壤的空隙被雨水占据,氧气含量降低,蚯蚓需要爬到地面上来呼吸
6、找一个长方形盒子,把盒子里面涂成黑色,盒盖的一端开一条小缝隙,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把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光线只能通过这条缝隙射到盒子里面),5分钟后观察哪里的蚯蚓数量最多。实验研究的是_________。
A . 蚯蚓适宜干燥还是潮湿的环境
B . 蚯蚓适宜黑暗还是明亮的环境
C . 蚯蚓需要有空气还是没空气的环境
7、如图,夜晚,小刚从①点径直走向②点的过程中,影子的长度变化是_________。
A . 一直变长
B . 先变长后变短
C . 先变短后变长
8、我们在灯光下玩手影游戏,运用的科学原理主要是_________。
A . 光是直线传播的
B . 光遇到镜面会发生反射
C . 光强温度高,光弱温度低
9、下列三种颜色的纸,按反光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依次是_________。
A . 白色、红色、黑色
B . 红色、黑色、白色
C . 黑色、白色、红色
10、下列物体,利用反射原理聚光的是_________。
A . 放大镜
B . 耳科医生的额镜
C . 汽车的反光镜
11、夏天,人们常常在摩托车黑色的坐垫上套上铝箔做的坐垫套,目的是_________。
A . 为了美观
B . 吸收更多的热量
C . 减少热量的吸收
12、以下装置,能起到潜望镜的作用并且效果最理想的是_________。
A .
B .
C .



13、如图,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_________。
A . A
B . B
C . C
14、若石长时间受到风化作用,最终会变成_________。
A . 土壤
B . 腐殖质
C . 小石头和沙子
15、_________的土壤肥沃。
A . 含砂砾多
B . 含水多
C . 含腐殖质多
16、研究“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的实验中,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这个过程主要模拟_________。
A . 山上的岩石滚落到河道里
B . 河里的岩石受到流水冲刷
C . 岩石受到昼夜和季节温差变化的影响
17、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挟带泥沙的能力会_________。
A . 逐渐变强
B . 逐渐变弱
C . 保持不变
18、杭州近邻——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它的主要地形是_________。
A . 平原
B . 丘陵
C . 盆地
19、被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最终会停下来。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
A . 踢出去的足球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就停下来了
B . 踢出去的足球受到了摩擦力,慢慢地停下来了
C . 上述分析都不正确
20、一辆赛车5秒钟行驶了30米,如果想让赛车5秒钟行驶60米,同时还很平稳、安全,下列措施不合适的是_________。
A . 抬高车身重心
B . 把车身变成流线型
C . 换一个力量较大的发动机
2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 . 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B .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是南北流向
C . 风化、侵蚀、沉积,都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形态发生变化
22、关于对比实验,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 . 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相同,其他条件都要不同
B . 做种子发芽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放多颗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C . 一组种子暴露在空气中,另一组用塑料袋密封,改变的是“空气”这个条件
二、组合题(每空2分,共56分)(共5小题)
1、小明同学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的研究。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
场所 |
阳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温度 |
23℃ |
23℃ |
23℃ |
水分 |
每天浇适量水分 |
不浇水 |
每天浇适量水分 |
实验结果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全部发芽 |
(1)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应该选择_________。 (1)
A . 甲组和乙组
B . 甲组和丙组
C . 乙组和丙组
(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知道:这种种子发芽_________阳光。 (2)
A . 需要
B . 不需要
C . 不知道
(3)在种子发芽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首先钻出种皮的是_________。 (3)
A . 胚根
B . 胚芽
C . 子叶
(4)甲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可以推测:最有可能的是_________。
A . 在①这边浇水
B . 在②这边浇水
C . 在培养皿中均匀浇水
(5)我还知道,如果把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也不容易发芽,其原因是缺少_________。 (5)
A . 阳光
B . 空气
C . 土壤
2、小明同学把黑色的纸对折做成三个相同的纸袋,在纸袋内插入温度计,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和地面垂直、和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在阳光下,记录下每隔两分钟的温度,数据如下表(单位℃)。
纸袋摆放的情况 |
0分钟 |
2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0分钟 |
和地面水平 |
21 |
23 |
24 |
24 |
25 |
25 |
和地面垂直 |
21 |
22 |
23 |
23 |
24 |
24 |
和阳光垂直 |
21 |
23 |
25 |
26 |
27 |
28 |
(1)太阳是光源,以下物体中,_________肯定不是光源。 (1)
A . 月亮
B . 萤火虫
C . 手电筒
(2)小明同学的实验,研究的是_________。 (2)
A . 光的直射、斜射与吸热的关系
B .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
C .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3)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 (3)
A . 纸的颜色
B . 纸袋的摆放方式
C . 纸袋的大小
(4)从实验中发现,10分钟内温度升得最快的是_________的纸袋。 (4)
A . 和地面水平
B . 和地面垂直
C . 和太阳光垂直
(5)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5)
A . 纸袋与阳光垂直放置吸热最快
B . 黑色物体吸热最快
C . 纸袋与地面垂直放置吸热最快
(6)小明自制了“太阳能热水器”(如右图)。实际测试时,发现饮料瓶中的水升温很慢。请你分析:
①造成升温慢的原因是_________。
A.把整个饮料瓶用铝箔纸包住
B.用黑色纸盒
C.支架调节到合适的角度
②不利于保温的做法是_________。
A . 不盖盒盖
B . 盖上透明盒盖
C . 在盒子里填充塑料泡沫
3、如图,小伊同学研究“怎样的土地容易被水侵蚀”:她在塑料盆底一侧挖了几个洞,在盆里铺上石子,倒入土壤等,做成了4个样本,再用洒水壶从同样的高度,洒同样的水。
(1)本次研究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 (1)
A . 模拟实验
B . 对比实验
C . 既有模拟,又有对比
(2)在这个实验中,洒水表示的是_________。 (2)
A . 侵蚀
B . 降雨
C . 河流
(3)四个样本中,_________受雨水的侵蚀程度最小。 (3)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4)小伊将所流出的径流收集并静置一段时间,发现泥沙出现分层,她所看到的现象最接近图 。
(5)静置后,出现分层的原因是:_________。
A . 土壤中颗粒不同,越重的颗粒越先沉
B . 土壤中颗粒不同,越轻的颗粒越先沉
C . 土壤被侵蚀了
4、我们处在一个力的世界里,力无处不在。
(1)火箭靠 运动;成熟的苹果会落到地面上,是因为它受到 。
A.重力 B.反冲力 C.弹力 D.摩擦力
(2)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_________。 (2)
A . 不变
B . 越小
C . 越大
(3)为了增加自行车上相关部位的摩擦力,可以采取_________的方法。
A . 给链条加油
B . 安装滚珠轴承
C . 使车胎有纹路
(4)推动同一个箱子,在_________情况下,最费力。 (4)
A . 装有5千克物品,水泥地上,加装轮子
B . 没装物品,在冰面上,没装轮子
C . 装有5千克物品,水泥地上,没装轮子
5、如图,小刚在研究摩擦力大小和什么有关。

(1)选择装置①②可以研究_________。 (1)
A . 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关系
B . 摩擦力大小和拉力大小的关系
C . 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要研究摩擦力和物体运动方式的关系,选择装置_________。 (2)
A . ③④
B . ②③
C . ①④
(3)使用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3)
A . 弹簧测力计只能测竖直方向的力
B . 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C . 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无关紧要,不影响测量
(4)我们测量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应在小车_________时读取测力计数值 (4)
A . 运动速度加快
B . 运动速度均匀
C . 运动速度时快时慢
(5)装置②中测得摩擦力大小(如图),是_________。
(5)

A . 2.2N
B . 1.6N
C . 1.8N
(6)在装置③中测得摩擦力大小是2.8N,那么在装置④中测得的摩擦力应该_________2.8N。 (6)
A . 大于
B . 小于
C . 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