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共20小题)
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
A . 周武王
B . 齐桓公
C . 晋文公
D . 楚庄王
2、关于秦汉科技与文化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 《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C . 华佗制成了“麻沸散”
D . 司马迁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后人尊崇谁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A . 黄帝和炎帝
B . 尧
C . 禹
D . 舜
4、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 . 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 .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5、原始社会时期,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即将部落首领之位传给贤德之人。我国古代的这种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世袭制
D . 宗法制
6、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你知道春秋时期的首霸是( )
A . 楚庄王
B . 晋文公
C . 齐桓公
D . 宋襄公
7、学校新来了一个风趣的历史老师,她作自我介绍时说到:“我的名字与战国有缘,我的姓是战国时期地处最西的一个国家的名称,我的名是战国时期地最北的一个国家的名称。”这位历史老师的名字是( )
A . 楚秦
B . 齐燕
C . 秦齐
D . 秦燕
8、下列国王的事迹中,能从正面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是
①桀 ②汤 ③纣 ④周武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9、下列有关春秋时期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B . 春秋时期社会比较安定
C . 分封制逐步瓦解
D . 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流
10、“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
A . 推行县制
B . 奖励耕织
C . 奖励军功
D . 编制户口
11、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到这里祭拜。这是因为黄帝( )
A . 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B . 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
C . 实行禅让制
D . 建立了夏朝
12、“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世袭制
13、丁酉(2017)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于4月4日在陕西黄帝陵隆重举行,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齐聚黄帝陵轩辕殿祭祀广场,参加了今天的公祭典礼并敬献花篮。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他( )
A . 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B . 建立了第一个国家
C . 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 . 在涿鹿大败一战中大败蚩尤
14、上联:商汤灭夏建亳都;下联:( )迁殷定国疆。下联应该填写的人物是( )
A . 夏桀
B . 武王
C . 纣王
D . 盘庚
15、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①书桌上有毛笔、纸张 ②书桌上有一叠印制的书籍
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 ④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16、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但是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晋短期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B . 匈奴起兵,攻灭西晋
C . 封王争权夺利,爆发“八王之乱”
D . 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败
17、“π”是一个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它在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方面应用广泛。世界上第一次把π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 )
A . 刘徽
B . 祖冲之
C . 贾思勰
D . 郦道元
18、导致政治腐朽不堪,从而动摇了东汉统治的是
A . 外戚官宦交替专权
B . 州牧割据
C . 黄巾起义
D . 光武中兴
19、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 . 班超出使西域后
B . 丝绸之路开辟后
C . 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后
D . 张骞出使西域后
20、2018年10月30日,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博鳌举行:“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列人物中,为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成就的是( )
A . 商鞅
B . 张骞
C . 班超
D . 甘英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共3小题)
1、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局面的建立者是谁?为巩固辽阔疆域,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2)读图二,西汉政府在E处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
(3)读图三写出ABC所代表的政权名称,D处发生的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写出该战役的名称。
(4)读图四指出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中原人民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料,孔子之术者着,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出使西域图》
(1)材料一中的“臣”是谁?根据材料一,归纳他提出的基本主张。
(2)为了削弱诸侯王实力日益强化,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汉武帝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二中文物反映了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行的哪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还实行了什么措施来改善国家财政状况。
(4)图中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人物是谁?前138年,他是带着什么使命远行的?他的西域之行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为公,选任能。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有四十人。﹣﹣《左传》
材料四: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两种政治制度?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3)材料四中李白盛赞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有何历史意义?
(4)秦朝开创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5)“汉承秦制”,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写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