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文综地理高考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4小题)

1、玛珥湖是多次岩浆上升过程中遭遇地下水,在喷发前发生爆炸形成洼坑并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往往成群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玛珥湖一般具有四周封闭完好、湖水较深、湖面平静、生物较少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下图为玛珥湖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玛珥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1)
A . 变质作用 B . 岩浆活动 C . 地壳运动 D . 流水堆积
(2)玛珥湖中的水主要来自于(    ) (2)
A . 雨水和地下水 B . 地下水和河流水 C . 冰川融水和河流水 D . 冰川融水和雨水
(3)玛珥湖底的沉积物主要是(    ) (3)
A . 生物残体 B . 河流携带的泥沙 C . 早期喷发的火山灰 D . 风力沉积物
2、新加坡被誉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典范”,成功之处在于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制定了环状交通加卫星镇的总体规划。新加坡将全国划分为5个人口约100万的大区,5个大区再分为25个卫星镇,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最终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如下图),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新加坡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 (1)
A . 促进关联产业集聚 B . 疏解城市中心职能 C . 分散中心城区人口 D . 加强城市管理力度
(2)新加坡卫星镇建设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是为了(   ) (2)
A . 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化的水平 B . 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少交通出行压力 C .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D . 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减轻城市就业压力
3、阿瓦什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每年旱季开始,园内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食肉动物随之迁徙。中国建造的亚吉铁路穿越该国家公园;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在铁路沿线设置了供动物通行的涵洞通道(图a)和路堤通道(b)。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野生动物从北向南穿越通道最频繁的月份是(    ) (1)
A . 1月 B . 4月 C . 7月 D . 10月
(2)与涵洞通道相比,设置路堤通道有助于(   ) (2)
A . 观光旅客沿线游览 B . 食肉动物捕猎 C . 电气列车顺利穿行 D . 食草动物安全通过
(3)为营造利于动物通过的环境,可在通道表面(    ) (3)
A . 移植雨林树种 B . 设游客投食区 C . 抛洒动物粪便 D . 清除沿途杂草
4、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如图)。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亚半岛的白军自恃为“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役。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沙嘴”面积增加最快的季节是( ) (1)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关于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 (2)
A . 沙嘴阻挡了内外海水的交换 B . 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 C . 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 D . 夏季亚速海的洋流较弱
(3)推测当时白军自恃锡瓦什湾为“天险”的原因,错误的是( ) (3)
A . 湾内地形起伏大,地势险要 B . 湾内淤泥深厚,不利于行进 C . 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温低 D . 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虫又叫海人参,它生长在沿海沙质滩涂的中、低潮区及潮下带,在涨潮时钻出沙面,退潮时藏身沙中。沙虫对生长环境的质量十分敏感,一旦污染则不能成活,因而有“环境标志生物”之称。沙虫要求的生活条件苛刻,生活的沙地要求含沙量70%以上,还要求松、粗,若沙质太细、粘实均不利于沙虫生活;水的盐度要求25%左右,过咸过淡都不利于沙虫生长;水温不能过冷,水温低则沙虫不长。

光村镇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濒临北部湾,地跨东经109.5°、北纬19.5° 。光村镇有2万多亩可采挖沙虫的海滩,赶海挖沙虫的传统由来已久。

(1)指出沙虫生长的海洋环境特点。
(2)分析光村镇沿海滩涂适合沙虫生长的条件。
(3)说明光村镇光渔民赶海挖沙虫的时间规律。
(4)分析光村镇长年累月的采挖,但是沙虫产量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原因。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底盐池是近些年海洋科学家的一项重要发现,分布在世界多处埋有盐层的海域,目前人类已探明的海底盐池主要分布在红海、地中海、墨西哥湾、黑海、南极大陆架。盐池池面与普通海水之间有着清晰可见的分界。数不清的贝类与鱼虾在波光粼粼的盐池周围生活,但一旦生物进入盐池内就会死亡。研究人员还从盐池中采集了可以适应池中环境的生物样本,分析之后认为这类生物可能会在太阳系中某一行星上生存,甚至可能在太阳系之外也会存在。

(1)结合材料,分析海底盐池的形成条件。
(2)简析池面与普通海水之间有明显分界的原因。
(3)推测生物一旦进入这个海底盐池就会死亡的原因。
(4)“海底盐池”会受到哪些领域专家的关注,并简述对“海底盐池”开展科考的现实意
3、[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骑行爱好者计划于今年9月从成都出发,沿下面路线到达拉萨(如图)。

为应对沿途各种自然挑战,请你为他拟一个物品清单,并说明携带这些物品的理由。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水湖,因盛产湟鱼和湖中岛栖息着各种水鸟而闻名于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20世纪50年代有108条入湖河流,目前锐减至不足10条,环境交化给环湖地区生态和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在2004年将湟鱼列为濒危物种。

简述青海湖湟鱼濒临灭绝的原因,并提出拯救措施。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文综地理高考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