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已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B . 化学平衡是一定条件下的平衡,当条件改变时,平衡可能会遭到破坏 C . 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浓度相等 D . 当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均已停止
2、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 . 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 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C . 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 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3、天然铊有两种稳定同位素,  Tl和  Tl.下列有关铊的同位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Tl 和  Tl 质子数相同 B .  Tl 和  Tl互为同素异形体 C .  Tl 和  Tl中子数之差为2 D .  Tl 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43
4、每种物质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物质是(   )
A . NaOH、H2SO4、(NH42SO4 B . MgO、Na2SO4、NH4HCO3 C . Na2O2、NH4Cl、Na2SO4 D . HCl、Al2O3、MgCl2
5、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B .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 .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D . 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6、下列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增大对人类有益的是( )
A . 金属的腐蚀 B . 食物的腐败 C . 塑料的老化 D . 合成氨
7、R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则下列对R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R元素处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 B . R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 . R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14个电子 D . R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位-2
8、在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Zn为负极,Cu为正极 B . 正极反应为 Zn-2e=Zn2 C . 负极反应为Cu-2e=Cu2 D .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9、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2e=ZnO+H2O;石墨: O2+H2O+2e=2OH , 据此判断锌片是(     )
A . 作负极,被氧化   B . 作负极,被还原 C . 作正极,被氧化   D . 作正极,被还原
10、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 . 正极为铜,负极为镁,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B . 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 C . 正极为石墨,负极为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D . 正极为银,负极为镁,电解质溶液为NaCl溶液
11、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列图中表示其产生H2的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96088419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12、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连接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A,B连接时,A为负极;C、D连接时,电流由D到C;A、C连接时,C极产生大量气泡;B、D连接时,B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这4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A . A>B>C>D   B . A>C>D>B C . C>A>B>D   D . B>D>C>A
13、反应4A(g)+5B(g)=4C(g)+4D(g)在0.5L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A减少了0.90mol,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
A . v(A)=0.030 mol/(L·s)   B . v(B)=0.075 mol/(L·s) C . v(C)=0.030 mol/(L·s)   D . v(D)=0.030 mol/(L·s)
14、反应A(g)+3B(g)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 mol·L-1·min-1 ②v(B)=0.6 mol·L-1·s-1 ③v(C)=0.4 mol·L-1·s-1 ④v(D)=0.45 mol·L-1·s-1 ,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A . ④>③=②>①   B . ④<③=②<① C . ①>②>③>④   D . ④>③>②>①
15、对A2+3B2 2AB3的反应,以下反应速率的表示中,速率最快的是(   )
A . v(AB3)=0.5mol/(L·min)   B . v(B2)=0.6mol/(L·min) C . v(A2)=0.4mol/(L·min)   D . v(A2)=0.3mol/(L·min)
16、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气)+B(气) 2C(气)。若经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 ,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是较活泼的金属,b是常温下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能导电的碳棒。下列关于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0

A . 碳棒上有气体产生 B . a是正极,b是负极 C . 导线中有电子流动,其流向为从a极到b极 D . 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18、下列装置中,电流计G中有电流通过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846513687    B . 图片_x0020_690085579 C . 图片_x0020_1009810119    D . 图片_x0020_518528137
19、在2L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N2+3H2 2NH3的反应。现通入4molH2和4 molN2 , 10s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s后容器中N2的物质的量是(    )
A . 1.6 mol   B . 2.8 mol   C . 3.2 mol   D . 3.6 mol
20、如果n为第ⅡA族中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1)的元素可能位于(     )
A . ⅢA或ⅢB族   B . ⅣA族   C . ⅠB族   D . ⅠA族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

D

E

G

I

3

A

B

C

F

H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      ,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呈两性的化合物是      
(3)G与H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       ,说明相应的非金属性:      >      
2、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8

(1)若在原电池中,a电极有气泡产生,b电极逐渐变细,则该原电池的正极是      (填写字母“a”或“b”),外电路中电流流动的方向是      ,b电极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2)当电极a为Zn、电极b为Ag、电解质溶液为CuSO4时,写出该原电池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当a极溶解的质量为6.5g时,有      mol电子通过导线。
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某可逆反应在不同反应时间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705682366

(1)则该反应的的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用C表示其反应速率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吉林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