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5小题)




二、填空题 (共4小题)
注:M为DNA标准样液(Marker),1-24为待测种子。
①科研人员对不同植物类型的叶片接种幼虫处理,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注:WT为野生型;突变体1为JA作用受体缺失突变体;突变体2为JAV1基因缺失突变体)
由图1 可知,表现出甜菜夜蛾幼虫抗性的植株是 。
②为研究JAV1基因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测定接种后0、2、4、6天时幼虫的平均体重,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说明 。
③植物体内的营养贮存蛋白基因VSP1是受茉莉素诱导的伤害响应基因,其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植株对害虫侵害的抗性水平。科研人员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不同处理下VSP1基因的转录情况(注:损伤指被幼虫噬咬)
由图可知,JAV1缺失突变体的抗虫能力较野生型 (强、弱)。推测JAV1的作用是 。
根据实验结果,请对水葫芦和轮叶黑藻治污效果进行简单评价 。
在果蝇体内重现帝王蝶毒素抗性的演化路径
帝王蝶是少数具有毒性的蝴蝶,它的毒性来自于食物马利筋。马利筋会分泌“强心甾”,专门和动物体内的钠钾泵结合,量大可致命。但是帝王蝶的钠钾泵发生了突变,所以能将马利筋的毒素储存在自己的身体里。
研究者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发现能够抵抗强心甾的昆虫的钠钾泵均有突变,且为多次独立演化。所有突变中,111、119和122 这三个位点上的突变频率最高。通过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者构建了含有这三个位点突变的转基因果蝇。检测发现,当单独引入111突变时抗性略有增加,单独引入119突变基本不变,111+119 双突变比111单突变的抗性要强,122单突变使抗毒性大幅增强,但还是111+119+122这三个突变同时存在抗毒能力最强,增加了几乎1000倍,和帝王蝶的抗毒水平持平,俨然成了“帝王蝇”。
研究者还对转基因果蝇进行了 “癫痫-瘫痪” 测试,将果蝇置于瓶内剧烈晃动,并记录其恢复站立所需时间,用以反映神经系统应对突发机械刺激的能力。野生型果蝇会在震动后立即重新站起,但122突变的果蝇90秒后才能重新站立,111突变的果蝇花费约50秒,而119突变的果蝇和野生型并无二致。111+119双突变和111+119+122三突变的果蝇组内差异较大,但平均值接近正常野生型果蝇。
研究者同时检测了纯合果蝇与杂合果蝇,结果显示在杂合果蝇中,突变钠钾泵和正常钠钾泵在表达量上并无差异;突变钠钾泵的抗性显著增加,纯合的抗性高于杂合;“癫痫-瘫痪” 测试中纯合却比杂合需要更漫长的恢复时间。
在此之前,演化学家通常将目光集中在现存的生物当中,但这项“真的重现了演化历史”的研究使人们知道可以通过基因编辑对突变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一步一步复原最有可能的演化轨迹。
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 |
|
多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性状 |
|


三、综合题 (共1小题)
图1 人饮酒后血液中乙醇浓度和神经行为能力变化
受试者血液中各项能力指数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自身调节维持 。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 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①在大鼠培养场所都装有直径7cm的木棒,底部铺铜栅栏。通电时木棒转动, 铜栅栏带电防止大鼠主动跳下。实验前24 h训练,取能在木棒上停留3 m i n以上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乙醇灌胃组(高、低2个剂量组),对照组应用 处理。实验中记录大鼠在棒上 ,并观察 以便获得乙醇中毒的模型鼠。
②科研人员将乙醇中毒的模型鼠进行处理后进行DA(多巴胺,一种产生愉悦感的神经递质)和其分解产物DOPAC含量的测定,数据如下:
递质 |
对照组 |
低剂量组 |
高剂量组 |
DA |
1367ng/ g |
9714ng/ g |
15752ng/ g |
DOPAC |
3552ng/ g |
11455ng/ g |
2990ng/ g |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图2 不同处理的大鼠DAT表达量
请结合上述实验研究,推测乙醇成瘾的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