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共20小题)

1、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

A . 张仲景 B . 华佗 C . 孙思邈 D . 李时珍
2、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 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 . 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C . 不限于雕刻艺术 D . 佛教盛行的结果
3、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为此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4、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 炎、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B . 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 C . 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 .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5、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史实是(   )
A .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 . 佛教传入中国 D . 西学传入中国
6、有一伟大水利工程修筑于战国时期,至今仍碧水长流。如果想一睹这一古代工程的风采,应该去(    )
A . 浙江绍兴 B . 湖北随州 C . 四川成都 D . 河南洛阳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A . 提出“仁”的学说 B . 提出“为政以德” C .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D . 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8、下面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9、“民起”又通常是指由农民阶层发动的武装反对统治阶级的运动。我国历史上开此先河的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刘邦、项羽起义 C . 黄巾军起义 D . 太平天国运动
10、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这段材料不包括的史实是(   )
A . 秦统一中国 B . 楚汉战争 C . 西汉建立 D . 文景之治
1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能从中查到的史实有(   )
A . 淝水之战 B . 商鞅变法 C . 赤壁之战 D . 光武中兴
12、在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讲了一些有关三国的故事如下。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 . 220年曹操建立魏国 B . 刘邦在成都称帝建蜀汉政权 C . 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 D . 诸葛亮派船到达夷州
13、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下列关于造纸术的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①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②蔡侯纸原料易得,便于推广 
③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④蔡侯纸的发明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4、“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朝晤对老臣心。”这是一部有关三国人物的联语,此处老臣是指(    )
A . 刘备 B . 关羽 C . 张飞 D . 诸葛亮
15、下列政权中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

①西汉   ②东汉   ③西晋   ④东晋   ⑤北魏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⑤
16、成语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
A . 赤壁之战 B . 巨鹿之战 C . 官渡之战 D . 淝水之战
17、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 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 . 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C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 南方相对安定
18、学习完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后,你认为下列对这一时期特征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
A . 群雄并起和国家分裂 B . 社会安定和对外开放 C . 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D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19、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      )
A . 郦道元 B . 祖冲之 C . 贾思醌 D . 刘徽
20、有一历史人物被后人称为“书圣”,他集书法之大成,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该人物的作品反映了他所使用的书法字体是(      )
A . 篆书 B . 隶书 C . 楷书 D . 行书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共5小题)

1、                                      
(1)此人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

(2)请列举他关于教育思想或学习方法的名言(至少一句)。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授降的人),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匈奴)。汉方欲事灭胡(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月氏)。道必更(经过)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史记》

材料二:西汉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三:丝绸和香料从原产地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材料一中“通使”之事是派谁完成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指出材料二中交通示意图的形成与材料一中的“通使”有何关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3、古代专制主义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初年,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属、功臣、和臣服的旧邦首领到被征服的地方建立封国,这一制度被称为分封制,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亲族和同姓53国。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西汉建立后,沿用和承袭了秦朝的政治体制。汉武帝时,西汉出现大大统一局面。

材料四: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推动、维护、发展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历史任务。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在当时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制度是由谁首创的?为巩固统一他采取了哪些经济、文化、军事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经济上、思想上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  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史记》译文

材料三  皇帝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材料四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兰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的什么精神?说说商鞅主张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
(3)结合材料三、四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4)综合以上探究,你能从中汲取什么智慧?
5、        

A赤壁之战形势图                           B、三国鼎立形势图

请根据上面图片反映的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