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阳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0分)(共10小题)

1、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在现代有继承和发展。下列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 玉石雕刻 B . 烧制陶瓷 C . 葡萄酒酿造 D . 火药爆破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 B . 过滤 C . 量取液体体积读 D . 称量NaCl固体
3、2018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乘坐公交车出 B . 循环使用教科书 C . 废弃物品焚烧处理 D .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盒
4、科学家最近用激光与高压冰的结合发现了一种新的水的存在方式,即水同时处于固态和液态,这种水被称为“超离子水”。下列有关“超离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超离子水和普通水的组成元素相同 B . 超离子水属于混合物    C . 超离子水中的水分子有的静止有的运动 D . 超离子水和普通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5、溴被称为“海洋元素”,溴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溴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5 B . 溴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5 C . 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g D . 溴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6、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观点

A

氧化汞分解可得到汞和氧气

分子是可分的

B

2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3L水

质量守恒定律

C

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D

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

可燃物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H元素

A . A B . B C . C D . D
7、一种名为杜仲的中药材,可提取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的物质﹣﹣绿原酸(C16H18O9)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绿原酸是氧化物 B . 每个绿原酸分子中含有9个水分子 C . 绿原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6:18:9 D . 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54
8、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可以体现出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中,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相关的是(  )
A . 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的保护 B . 焦炭﹣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C . 氧气﹣可供给呼吸﹣医疗上用于抢救病人 D . 石墨﹣能导电﹣铅笔芯
9、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B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C .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 . 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0、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与推理正确的是(  )
A .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C .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 D . 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二、填空题(26分)(共5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氧根离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3)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4)一个亚铁离子      
2、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是水净化操作中的一种,实验室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a中产生的气体是      ,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是      
(3)为了净化水,某同学制作了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利用了活性炭的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b      
(2)请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可用装置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填“c”或“d”)处。
(3)选择D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      (写一种即可)。
(4)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点是      
4、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某次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2﹚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      ;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

有一个小组猜想该气体中可能有SO2 , 但其他小组都认为不可能,原因是      

【实验探究】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案I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      成立

方案Ⅱ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木条      ,淀粉碘化钾试纸为      

猜想三成立

【反思评价】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同学: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      

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      

5、冰箱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制成的。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冰箱除味剂进行了相关探究。
(1)探究一:除味剂的还原性

除味剂与氧化铜粉末反应。实验前,小组同学将除味剂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      

(2)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小组同学将图中乙装置替代甲装置,将试管直立起来,并在酒精灯上加上网罩,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其目的是      
(3)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      (填“能”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待反应结束,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熄灭酒精灯,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5)探究二:除味剂的吸附效果

小组同学认为除味剂的质量会影响吸附效果,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相关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

10%红墨水溶液

同一规格除味剂

溶液褪色的时间

①   

10mL

5g

10min

10mL

10g

5min

上述实验的结论是      

(6)注意:若答对下面题目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吸附效果?请说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猜想:                设计实验:      

三、计算题(本题共1题,共4分)(共1小题)

1、实验室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液体和滤渣为66.8g。求: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合肥市阳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