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松坎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废弃塑料瓶属于(   )

A . 可回收物 B . 有害垃圾 C . 厨余垃圾 D . 其他垃圾
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 . 原子结构模型 B . 空气组成模型 C . 物质分类模型 D . 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3、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B . 分子不再运动 C . 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 D . 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
4、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原子的质量为(   )
A . B . C . D .
5、下列物质中均含有氯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AgCl②Cl2③X④NaClO3⑤KClO4根据这种排布规律推测,X可能是(   )
A . NaCl B . KClO3 C . HClO2 D . Cl2O5
6、下列句子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功夫深,铁棒成针 B . 春天来,冰雪消融 C . 佳节到,焰火缤纷 D . 美酒开,满屋飘香
7、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力推火力发电 B . 焚烧塑料垃圾 C . 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 D . 工业废水就近排放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汞在空气中加热时,产生了红棕色的氧化汞 B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D . 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1:2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量取 mL液体 B . 图片_x0020_10000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 图片_x0020_100003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D . 图片_x0020_100004 点燃酒精灯
10、甲醛 是室内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下列关于甲醛说 法正确的是(  )
A . 甲醛是一种混合物 B . 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g C . 甲醛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D . 甲醛由三种元素组成
11、下列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 . 碳酸钙 氧化钙 二氧化碳 B . 碳酸氢铵 氨气 二氧化碳 C . 氢氧化钙 二氧化碳 碳酸钙 D . 氢气 氯气 氯化氢
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搭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先加入大理石,再加入稀硫酸 C .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D .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
13、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为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 . 铝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13 C . 在化学变化中每个铝原子可失去 3 个电子变成 D .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4、用“ 图片_x0020_100010 ”和“ 图片_x0020_100011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12 B . 图片_x0020_100013 C . 图片_x0020_100014 D . 图片_x0020_100015
15、下列关于CO 和CO2 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A .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 组成: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在组成上多一个氧元素 C . 用途: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等,一氧化碳可用作生活燃料 D . 危害: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分子      
(2)2个氮原子      
(3)氦气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5)3个亚铁离子      
(6)2个铵根离子      
(7)3个硫酸根离子      
(8)氯化铵      
(9)氧化铝      
(10)标出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2、“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      (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图片_x0020_100020

①上述微粒中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微粒A,B,D,E 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填编号,下同),图1微粒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③图2中分子对应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气体的制备离不开下列仪器。请回答相关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1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来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选用的仪器的组合为      (填写仪器序号)。 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      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3)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请写出一个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4)已知甲烷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实验室      (填“能”或“不能”)用(2)中仪器组合来制取并收集。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小明同学去黄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 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2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 (2)
A .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 .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 .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 . 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家用自来水的净化程度已经很高,但我们还是习惯于煮沸后饮用,除了进一步杀灭自来水管中带来的细菌以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原因吗?      。(答出一点即可)
(5)如果探究水的组成,可借助水电解器,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是因为组成世界的物质丰富多样,不断变化所致。
(1)请解释下列物质多样性的原因:

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属于不同的物质:      

②水和冰属于同种物质,但状态不同:      

③金和钢属于不同的金属      

④如图中的物质属于      (填“同种”或“不同种”)物质,主要是因为      

图片_x0020_100023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变化:

①通电分解水:      

②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变化的微观解释是      

六、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振荡实验:盛有氢氧化钠、亚甲蓝 、葡萄糖混合液的试管,经振荡、静置后溶液颜色会出现反复变化 如图 。某兴趣小组 开展如图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溶液和浓氨水都是常见的碱性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你试着写出氢氧化钠的一条化学性质      
(2)小明对振荡实验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①溶液中溶入CO2;②溶液中溶入O2;③溶液中溶入      (填化学式)。
(3)小红利用图2装置,从A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由此      (填“能”或“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原因是      
(4)为探究猜想②,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      
2、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在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图片_x0020_100025

(设计实验)用图 1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Ⅱ:按照如图 1 装入药品;

步骤Ⅲ: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步骤Ⅳ:冷却后,将装置倾斜,使左侧支管中的药品进入右侧支管,再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实验现象)步骤Ⅲ和步骤Ⅳ中,一段时间后都能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不同的是      

(交流反思)要想确认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还需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的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拓展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利用图 2 所示装置继续进行深入探究。以氧 气的体积分数为纵坐标,温度为横坐标,得到图3所示曲线 图中的“1:2”“1:1”“2:1”“3:1”“4:1”“5:1”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实验分析)根据图 3,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变化的大致规律是      ;在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可能是因为二氧化锰能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1)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松坎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