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下册 第29课 古诗两首 同步测试

年级:三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带着问题来读书。(共2小题)

1、根据课文《乞巧》,回答问题。

《乞巧》中前两句叙述了      的民间故事,后两句写      的场面。

2、根据课文《嫦娥》的内容,回答问题。

《嫦娥》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      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后两句引出            的感叹。诗中涉及了神话故事      

二、拼音写字我最棒!(共3小题)

1、看拼音写词语。

美丽的píng fēng      立在房间里。

2、看拼音写词语。

古时候,穷人总是qǐ qiú      过上好日子。

3、看拼音写词语。

那zhú guāng      里燃着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三、比一比,我能组词语。(共1小题)

1、比一比,再组词。

          度          今          愉      

          渡          令         偷       

四、我是小法官。(在正确说法的后面打“√”)(共5小题)

1、读《乞巧》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诗中“长河”指的是很长的河流。

A . 正确 B . 错误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嫦娥》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

A . 正确 B . 错误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A . 正确 B . 错误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乞巧”是指每年的阳历七月七日,又叫“七夕”。

A . 正确 B . 错误
5、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乞巧”是少女们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A . 正确 B . 错误

五、想一想,连一连。(共1小题)

1、选择合适的节日活动。

元宵节          A.包粽子、赛龙舟

中秋节          B.插茱萸、登高

重阳节          C.赏月、吃月饼

端午节          D.闹花灯、吃元宵

六、默写古诗,再回答问题。(共4小题)

1、默写古诗。
乞巧
            
            
2、根据古诗填空。

《乞巧》这首诗是      代诗人      描写      的名诗。农历      的夜晚,俗称“七夕”,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      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碧霄”的意思是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      的向往。

3、默写古诗。
嫦娥
            
            
4、根据古诗填空。

 《嫦娥》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同嫦娥一样      的处境和心情。

七、不试不知道,一试真奇妙!补全诗句,并选择它们所描述的我国传统节日。(共3小题)

1、补全诗句,并写出它们所描述的我国传统节日。
千门万户曈曈日,            
2、补全诗句,并写出它们所描述的我国传统节日。
      ,遍插茱萸少一人。      
3、补全诗句,并写出它们所描述的我国传统节日。
      ,把酒问青天。      

八、看拼音,写词语。(共1小题)

1、看拼音,写词语。

  qǐ qiǎo       yún xiāo       píng fēng

                              

  dù hé        fú xiǎo        zhú guāng

                            

九、根据语境填写“肖”字旁的形近字。(共1小题)

1、根据语境,填写肖字旁的形近字

听到“神舟十号”顺利飞天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的      息后,我俊      的脸上挂满笑容,情不自禁地吹起了口      ,结果把妈妈让我去买酱油的事情抛到了九      云外。

十、连线。(共1小题)

1、给下列节日,选择正确的时间。

七夕          A.农历正月初一

中秋节          B.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          C.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          D.农历七月初七

春节          E.农历八月十五

十一、我会默写并填空。(共2小题)

1、把古诗补全完整,并填空。

七夕今宵看碧霄,      

家家乞巧望秋月,      

我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前两句叙述了      的民间故事,整首诗描写了      的盛况,这首诗表达了人们追求      的美好心愿。

2、把古诗补全完整,并填空。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长河”是指      。读这首诗,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      的传说。

十二、读古诗,回答问题。(共1小题)

1、读古诗,回答问题。

                                                             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注:朗月:明亮的月亮。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试着理解下面加点字的字义和诗句的意思。

小时不月,作白玉盘。

识:      。呼:      

      

(2)这首诗写的是诗人      ,不知道      是什么的事。

(3)诗中诗人把月亮分别比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下册 第29课 古诗两首 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