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①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③浸没在稀碗酸中,表面有气海产生的是“愚人金”
④浸没在硫酸镁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
|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固体种类 | NaCl | NaCl | NaNO3 | NaNO3 | NaNO3 | |
固体的质量/g | 30 | 60 | 30 | 60 | 90 | |
水的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粗盐水中的Mg2+、Ca2+、SO42- , 得到精盐水 | 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后加适量稀盐酸 |
B | 确定久质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成分 | 取适量样品加水溶解,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C | 分离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D | 除去MnO2中少量的KCl |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二、填空题(共1小题)
①用石灰浆粉刷墙壁
②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③用熟石灰配制波尔多液
④实验室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制氨气
⑤用苛性钠溶液吸收硫酸厂产生的二氧化硫
⑥农业生产中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请你写出能代表图中例1、例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例1: 。
例3: 。
三、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I.用方程式表示工业和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发生的化学变化
II.变化③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编号)。
a.氨分子的能量;
B.氨分子的运动速率;
C.氨分子的质量;
D.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e.氨分子的化学性质;
f.氨分子之间的间隔;
g.氨分子的构成
从微观的角度看变化③和⑥的本质区别是 。
III.描述变化⑤的微观过程
①工业制氨气所用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其原因是 。
②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取的发生装置 (填装置编号)是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用D装置收集氨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将湿润的 (填“红色”或“蓝色”)石蕊试纸。放在 (填“a”或“b”)处,观察到 证明集满。
四、流程题(共1小题)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实验①:根据装置图组装仪器,不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硫不燃烧。
实验②: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硫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的火焰。
实验③:更换燃烧管(装有等量硫粉),挤压滴管A,在尾气处理接口接上D装置,观察到溶液变浑浊后,点燃酒精灯,硫粉不燃烧。
实验④:更换燃烧管(装有等量硫粉),拆除D装置,挤压滴管B点燃酒精灯,硫粉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第1组对照实验: ,结论: 。
第2组对照实验: ,结论: 。
第3组对照实验: ,结论: 。
(查阅资料)该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触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发生燃烧,从而使蜡触复燃。蜡烛燃烧时金属不燃烧的原因是 ;试再举一例运用此原理灭火的生活事例 。
操作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切开蜡烛,取出打火机,用砂纸打磨 |
打火石是银白色 |
|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 |
|
该金属是镁 |
在上述探究触芯内金属成分的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方法有 。
六、计算题(共1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