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e和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c是一氧化碳    B .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 .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
2、下列物质中,目前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
A . 二氧化碳、氮气 B . 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 C . 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D . 臭氧、可吸入颗粒物
3、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 镁mg B . 铝AL C . 钠NA D . 铜Cu
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 B . 液氧属于单质 C . 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 D . 高锰酸钾属于混合物
5、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虽不易溶于水,但鱼类是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的 B . 氧气能支持燃烧,因此可以作燃料 C . 氧气能跟所有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D . 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液体和固体均为无色
6、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B . 利用空气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出氮气、氧气等 C . 稀有气体填充灯管中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 . 空气中存在的稀有气体是拉瓦锡和拉姆齐共同发现的
7、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发展了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将水加入电子显微镜,并快速降温固态化,从而对生物样品进行观察。在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A . 分子质量 B . 分子种类 C . 分子间隔 D . 原子种类
8、你认为下列物质不能用作制取氧气的物质是(   )
A . B . 甲烷 C . 氯酸钾 D . 高锰酸钾
9、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总质量 B . 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C .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D . 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个数相等
10、关于化学方程式 ,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 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 B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 参加反应的磷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质量 D . 点燃条件下,每30份质量的磷和4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71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11、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可能会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装置气密性良好 B . 加入少量的铜粉 C . 不断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 D . 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读数
12、尿素溶液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化学方程式为:2CO(NH22+4X+O2=2CO2+4H2O+4N2(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既不是分解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 B . 参加反应X属于氧化物 C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 D . 氧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295500665

①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②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③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④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⑤单质与化合物。

(1)上述各对概念中属于并列关系的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属于包含关系的是      ,属于交叉关系的是      
(2)写出符合图中C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必备的语言工具。
(1)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经常出现一些错误,下面是老师收集的错误化学方程式,请改正: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配平是关键,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              

        +              +      

3、如图分别是自然界中水、氧循环的主要途径。请认真观察并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819149300

(1)结合图一从物质变化角度分析,两种循环有本质的区别,水循环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下同,氧循环属于      变化;
(2)从分子角度看,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      运动的结果、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填“太阳辐射”或“风力”)。
(3)图二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图示。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途径有      ,产生氧气的途径有      
(4)下列与氧循环无关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动植物的呼吸    b物质的燃烧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在不断变化,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循环过程中氧元素守恒

c氧气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d氧气在自然界中可以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有百利而无一害

4、在一定条件下,将X、Y、Z、W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9

4.4

8.1

1.8

反应后质量/g

x

2.2

16.2

0.9

根据如表数据计算: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2)表中“X”值为      g。
(3)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4)Z、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5、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40gB在一定条件下按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消耗完时,可生成44gC和9gD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901798705

(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      g。
(2)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计算推断A中      氧元素(填“是”或“否”),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该反应中A,B,C,D微粒数目之比是      
(4)该反应中A,B,C,D相对质量之比是      
(5)该反应中A,B,C,D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达州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可吸入颗粒物(TSP)

氮氧化合物(NO2等)

二氧化硫(SO2

空气质量级别

春季

88

40

44

夏季

67

33

36

秋季

90

46

54

冬季

98

69

60

(1)对我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      
(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      
(3)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4)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      。(答一点即可)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和用品如图:

  图片_x0020_95319639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3)制取氧气时,用B仪器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优点是      (填字母序号);

a便于控制反应快慢   b定量添加药品更方便  c生成氧气的量更多

(4)用ACD组合制取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用E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a”或“b”)端。
(5)回收二氧化锰,需要进行过滤操作,除如图仪器以外过滤还需要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的斜靠在      的一边,过滤结束后,小心取下滤纸,将纸上的固体洗涤、      (填操作名称),转移装瓶,贴上标签;
(6)回收的二氧化锰,还可以在上述反应中反复使用,其原因是      
2、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重要实验示意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836027241

(1)甲实验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组同学设计了A、B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装置的字母序号);红磷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水的量约占集气瓶体积的      ;通过该实验还可推知,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2)乙实验是探究铁与氧气的反应。C中反应的现象是      。D中铁丝不燃烧,对比C和D说明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丙实验是用于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关系。此实验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填“发生”或“不发生”)偏转,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如果你进行该探究活动,装置不变,你会选用的药品是      
3、下列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温度/℃

二氧化锰的用量/g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反应所需的时间

5

1

20

--

5

1

20

0.1

4

16.75

15

1

20

0.1

4

6.04

30

5

35

2

49.21

30

5

55

2

10.76

(1)从实验①可得出结论是      ;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      ;从实验②和③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从实验④和⑤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2)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质量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