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德州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现出该项性质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 酒精易燃烧,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 B . 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C . 铁的熔点高达1535℃,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 D . 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气体
2、核能的合理利用一直是国际关注热点.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内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核电荷数为3 B . 电子总数为2 C . 属于氢元素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1
3、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需区别的物质

选择的试剂或方法

A

食醋与水

闻气味

B

氮气与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

C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用二氧化锰

D

硬水和软水

用肥皂水

A . A B . B C . C D . D
4、“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做法违背该理念的是()
A . 多植树造林 B . 开发绿色能源 C . 焚烧废旧塑料 D . 减少煤的燃烧
5、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①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mL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可以用烧杯代替量筒

③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右手心向着瓶签拿药瓶倒液体试剂

④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时,滴管的尖嘴口端要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防止液体飞溅出来

⑤观察量筒里液体的体积,应把量筒举起,让视线与量筒的液面相平,再读出数值

⑥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⑤⑥ C . ②③⑥ D . 只有①⑥
6、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7、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化学式 ),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是由3种元素组成混合物 B . 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 C .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8、如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图片_x0020_100002

图片_x0020_100003

图片_x0020_100004

A呼出气体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B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C用火柴引燃的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

D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图片_x0020_100005

A . A   B . B    C . C    D . D
9、如图是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 中的一种,(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357128026

A . 根据集气瓶的放置方法判断,瓶①②存放的是 B . 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是 C . 把澄清石灰水放入③中,会变浑浊 D . 用点燃的木条放入③中,若气体燃烧,则存放的是
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D .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11、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组成元素不同 B . 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 C . 压缩的乒乓球遇热水变大,是因为里面的分子变大 D .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因为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12、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B .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 .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13、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下图为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1890944777

A . 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 . 碘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 C . 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 D .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14、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时,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1983443363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5、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下列总结出的规律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 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 B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 . 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少于4的原子一定属于金属元素 D .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铁是由原子构成的
16、为比较Fe3+和Cu2+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FeCl3溶液、CuSO4溶液中都含有阴阳离子和水分子),有关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②若图1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③实验中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

④滴加FeCl3或CuSO4溶液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则FeCl3或CuSO4是过氧化氢催化剂以上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7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乙醇( )俗称酒精,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对乙醇的认识:

①从类别上看,乙醇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从宏观上看,乙醇所含的元素分别是      (填元素名称)。

③从微观上看,1个乙醇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④从变化上看,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则产物分别是      (填化学式)。

(2)用化学符号表示:①2个汞原子      ;②3个硝酸根离子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示;“●”代表氧原子,“O”代表硫原子),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过程(填“I”或“II”)。

图片_x0020_254455942

2、今有①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高锰酸钾,⑤铁粉,⑥氮气,⑦二氧化疏,⑧氢气,共8种物质,试指出这些物质中:(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纯净物的是      
(3)属于氧化物的是      
(4)属于单质的是      
(5)写出上述物质间能发生化合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写一个)
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565828984

试管A中的气体的名称是      ,写出该实验的符号表达式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3)通常向自然界中的水投放高铁酸钠(化学式为 )杀菌消毒,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4)我国有关部门规定,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 ,含铜 。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4)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5

I A

0

1

1 H

1.008

II A

III A

IV A

V A

VI A

VII A

2 He

4.003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81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请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符号      
(2)8号元素和13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 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 的符号是      
(4)第3周期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一种),其阳离子符号是      
(5)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6)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6)
A . C和Ne         B . Be和Mg         C . Al和Si        D . F和Cl
(7)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7)
A . NO和            B . CO和            C .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520842552

(1)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3)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d、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4)小王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认为F装置可以代替E装置,那么小王在使用F装置时,操作过程中应先      ,然后将产生的气体从      端(填c或d)通入。
(5)装置B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装置B与装置G相比其优点是      。若装置B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         ②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加热反应物                 ④降低反应物浓度

(6)请阅读表中资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制取气体的药品

制取气体的反应条件

气体的物理性质

氯气

固体和浓盐酸

需要加热

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室制取氯气      (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A或B.

2、某校学生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她将带火星的某种材质小木条插入盛满氧气氧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取出吹灭后,再次将将带火星木条插入,发现小木条又能复燃,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后发现,木条最后不再复燃。于是她与小李等其他同学决定探究能使带火星的该种材质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少的体积分数。(假设此时空气中氮气、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为79%、21%)实验步骤如下:①取5个大小相同的集气瓶,分别编号为1、2、3、4、5,并分别使集气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10%、20%、30%、40%、50%的水(余下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于装有水的水槽中。②分别用排水法向上述5个集气瓶中通入氧气,小心地把5个集气瓶内的水排尽,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立放好。③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见下表)

编号

1

2

3

4

5

现象

微亮

很亮

复燃

(1)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编号为5的集气瓶,其现象为:      
(2)本实验能够顺利完成,说明氧气具有                  的性质。
(3)气体的体积分数是指某气体的体积与总混合气体的体积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编号为4的集气瓶前,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提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4)小李认为实验到此还没有得出结论,他决定继续进行研究。为使实验更具针对性,你认为他应该使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大于”或“小于”)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5)试用微粒观点解释氧气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这一现象: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利用如图所示流程来净化水,最终制成蒸馏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一)、操作①的名称是       ,该操作的装置如图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该装置图中存在明显错误,指出其中的两处:

         ②      

(3)操作过程中,发现液体流速一直很慢,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4)(二)、操作②主要是除去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      ,此过程体现了该物质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5)(三)、通过操作③      (填操作③的名称)即可得到蒸馏水,蒸馏水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6)(四)、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填字母) (6)
A . 实验室的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B .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 . 化肥和农药的过度过度使用 D . 煤炭脱硫后燃烧,减少酸雨对水源的污染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许多化学物质对促进人体健康,治疗疾病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某药物说明书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

药物名称:菲诺夫他林果导片

有效成分:酚酞(化学式:C20H14O4

说明:片剂,100mg/片,每片含酚酞50mg。

功能与作用:口服后在肠内遇胆汁及碱性液形成可溶性钠盐,刺激结肠粘膜,促进蠕动,起缓泻作用。

用法与用量:睡前口服0.05~0.2g果导片。

(1)酚酞是由      种元素组成。
(2)酚酞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      
(3)按用量的最大剂量服用该果导片,一次摄入的酚酞质量为      g。
(4)列式计算酚酞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5)计算15.9g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德州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