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 . 可燃性
B . 导电性
C . 溶解性
D . 挥发性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量取液体
C . 称量氯化钠固体
D . 滴加液体




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金刚石
B . 汞
C . 氢气
D . 氯化钠
4、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假设
B . 交流评价
C . 设计实验
D . 作出结论
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雪糕融化
B . 湿衣服晾干
C . 自行车胎爆裂
D . 食物腐烂
6、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不影响该项检测结果的是()
A . 氢气燃烧
B . 露天焚烧垃圾
C . 燃放鞭炮
D . 工厂排放废气
7、地球上9%的溴元素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们也把溴称为“海洋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溴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错误的是()
A . 溴元素的核电荷数为35
B . 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C . 溴元素处于第四周期
D . 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
8、“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
、20%以上的
、还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C . 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D . 空气与“人造空气”中都含有氧分子
9、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B . 20 L氢气可以压缩到5 L——分子的体积很小
C . 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间隔变大
D .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10、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实验可用木炭粉来代替铜粉进行测定
B . 玻璃管内的固体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
C .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铜粉的量不足
D . 实验结束后,密闭装置内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澄清、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C . 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
D .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
12、氧循环和水循环都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关于氧循环与水的天然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①氧循环指得是氧气的循环,主要是物理变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呼吸作用和燃料燃烧都是氧气的消耗途径
④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3、下列关于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某反应可能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分解反应
B .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 . 氧化反应就是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
D . 化合反应一定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14、新浪微博一位用户称云南白药牙膏的成分中含有处方药氨甲环酸,把云南白药推上了风口浪尖。其实氨甲环酸是广泛运用于功效牙膏中的一种常用成分,氨甲环酸的化学式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氨甲环酸中共含有35个原子
B . 氨甲环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 氨甲环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D . 氨甲环酸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 | |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电解水 |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向一定量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 .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C .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决定
D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氯气分子 ;
(2)铁 ;
(3)硫酸钠 ;
(4)3个铵根离子 ;
(5)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2、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2)用活性炭净化水,是利用它的 除去水中的杂质和异味;
(3)为了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日常生活中可采用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4)为了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洗洁精,这是利用洗洁精的 作用;
(5)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5)
A . 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 . 从变化上分析: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C . 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 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3、如图为六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六种元素之间的最本质区别是 ;
(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镁离子的化学式为 ,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氧化钠的化学式为 ;
(3)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为(填元素符号) ;
(4)在上述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 。
4、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回答问题:
(1)构成B物质的基本粒子是
(2)4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3)A物质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空气中氧气约占21%,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工业上制氧气流程图:
(1)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氮气的沸点-196℃,氩气的沸点-186℃,氧气的沸点-183℃,在蒸发的过程中先被蒸发出来的是 (填化学符号);
(3)这样制得的氧气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任何物质我们都要辩证的看待,氧气既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请各写出一点:有利的一面(用途) ,有害的一面 。
五、实验题(共3小题)
1、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利用收集的几瓶氧气分别做氧气的性质实验。
(1)如图1所示,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迅速伸入甲、乙两个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乙中燃烧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 ;
(2)如图2所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是 ,木炭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某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集气瓶炸裂(如图3所示),其原因可能是 。
2、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1%的NaCl溶液的有关实验。
(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
(2)下列会导致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选项(假设每一项其他步骤操作正确)是_____(填序号); (2)
A .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 .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 . 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3)某同学用如图⑤的方法称取所需食盐,若要保证所配食盐水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同学应量取水的体积约为 mL;
(4)刘同学欲用上述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再配制3%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为:计算、 、 、装瓶贴签。
3、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如果选用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的密度小。则制备甲烷气体需要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要想收集更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品剂,蔗糖的化学式为
,其化学式量为342.请回答下列问题:

(1)蔗糖化学式中x的值是 。
(2)甲同学要把8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蔗糖溶液,稀释为5%的溶液,计算需要加水的质量 ?
(3)乙同学欲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把6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浓缩为15%的溶液,计算需要蒸发水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