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食用醋 B . 石灰石 C . 冰红茶 D . 蒸馏水
2、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 . 火烧赤壁 B . 刻舟求剑 C . 六月飞雪 D . 铁杵磨成针
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明矾净水,能杀菌消毒 B . 焚烧垃圾,净化校园 C . 垃圾分类,以保护环境 D . 禁用农药,保护水源
4、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归类

物质或仪器

A

黑色固体

高锰酸钾、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

B

大气污染物

固体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碳

C

受热易分解的物质

水、铜绿、碳酸氢铵

D

缓慢氧化

铁丝生锈、农家肥的腐熟、新陈代谢

A . A    B . B    C . C    D . D
5、下列除去粗盐中泥沙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 图片_x0020_100001 取样    B . 图片_x0020_100002 溶解 C . 图片_x0020_100003 过滤    D . 图片_x0020_100004 蒸发
6、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 . 点燃镁带用坩埚钳夹持 B . 用100mL量筒量取9.50mLNaCl溶液 C . 给玻璃器皿加热时都需垫上石棉网 D . 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CO2
7、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 将试管中“铜绿”加热时,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管壁出现小水珠 C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D . 电解水实验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9、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1780035450

A . 乙、丁为氧化物 B . 转化①中乙和丙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 . 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丁 D . 转化②中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淡化海水可得到饮用水 B . 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 自然界中水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的 D . Cl2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11、已知硅能在氧气中燃烧,仅生成二氧化硅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 硅是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 C . 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2O D . 很多矿物中含有硅元素
12、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正确的是()
A .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B . 实验室制CO2 C .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D . 双氧水分解:
13、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鉴别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H2O(H2O2

鉴别

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B

N2(O2

除杂

通过灼热的木炭粉

C

CO(CO2

鉴别

分别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D

KCl(KClO3

除杂

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A . A    B . B    C . C    D . D
14、有一袋净重50kg的碳酸氢铵化肥(杂质中不含氮元素),为测定氮元素和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取该化肥样品20.0g,加热至完全分解,共收集到氨3.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化肥的氮元素质量分数为17.7% B . 该化肥的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98.75% C . 该袋化肥中含氮元素8.86kg D . 20kg硝酸铵(NH4NO3)和这袋化肥中的氮元素含量相当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 .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 . 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也一定是纯净物
16、下列对比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 . 图片_x0020_152758425 探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B . 图片_x0020_1876853484 探究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C . 图片_x0020_609898038 对比选择实验室制CO2的酸 D . 图片_x0020_1145565959 对比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
17、如图是某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图片_x0020_100011

A . 装置I的作用是将空气和CO2、H2O分离 B . 装置Ⅱ中氢气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C . 装置Ⅲ中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了H2和O2 D . 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和H2O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 铜元素——Cu B . 2个氮分子——2N2 C . 氯化铁——FeCl2 D . 钙离子——Ca+2
2、下列说法是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事实,其说法错误的是()

序号

事实

解释

A

吹大气球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

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

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碘酒是混合物

由不同分子构成

A . A    B . B    C . C    D . D
3、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501828604

A . c代表氯化钾 B . t2时刻,O2开始产生 C . 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 . 起催化作用的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1)镁元素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3)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      
(4)人体缺少      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2、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A.石墨 B.氧气 C.氮气 D.氦气 E.干冰 F.水银 G.明矾 H.青铜

(1)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2)可用于工业炼钢的气体      
(3)属于稀有气体的气体      
(4)可制造舞台云雾      
(5)熔点最低的金属      
(6)净水过程中的絮凝剂      
3、下图表示NaCl微观形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2

(1)图示形成的NaCl中阴离子符号为      
(2)该过程说明原子通过      电子形成离子。
4、如图为用乙烯(C2H4)处理NO脱硝的原理.

图片_x0020_891436335

(1)写出吸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解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流程题(共2小题)

1、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3

(1)除去水中有异味、有颜色的物质可加入      
(2)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作消毒剂,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3)通过上述流程所得到的自来水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软水。实验室获得纯净水的方法常用      (填“煮沸”或“蒸馏”)方法。
2、下图为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

(1)合成塔中的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并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2)从合成塔排出的气体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在生产NH3的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五、实验题(共1小题)

1、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编号),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      。反应刚开始,试管的口部有小水珠出现,此现象是      变化引起的(选填“物理”或“化学”)。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后,测得O2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可多选)。

A.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B.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3)电石固体(CaC2)遇水立即发生激烈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实验室用电石、水制取乙炔(C2H2),最适宜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4)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 , 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      ,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是      ;通常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表达式为      
(5)G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小明同学在家里的药箱中发现一瓶用来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一“双氧水”,他联想到在化学课上曾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过氧气,他高兴的将家中的“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实验)欲验证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1)实验过程:

①在试管中加入5mL“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

②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较多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

③如下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      

图片_x0020_1635704097

(2)实验结论:      
(3)(第二组实验)欲验证二氧化锰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生改变。

实验原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4)[实验步骤]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

②将二氧化锰装入大试管中并加入50mL“双氧水”;

③待反应结束后,将大试管里的固体物质进行      、洗涤、烘干、称量;

④得出结论。

(5)做完此实验后,小方认为要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探究      

(实验反思)依据所做的实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      等。

七、推断题(共1小题)

1、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A、C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A具有消毒杀菌作用;B、H为黑色固体,F为绿色固体,D、E、G为常见无色气体,E能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X是常见红色金属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918994050

(1)G的化学式:      ; X的化学式:      
(2)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      
(3)反应②、④的化学表达式:

      

      

(4)由反应②中体现的能量转化关系是      (选填序号)。

a.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5)以上①~④四个反应中,分解反应有      个(填数字)

八、综合题(共1小题)

1、氧气和氧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一)工业制氧气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空气中主要组分的沸点如下表:

组分

氮气

氧气

沸点(℃)

-196

-183

根据氧气和氮气的      不同,将液态空气分离得到氧气。

(2)揭开盛有液态空气的保温瓶盖,并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上方,可观察到__________(填字母)。 (2)
A . 木条熄灭 B . 条燃烧更旺 C . 木条先熄灭,后燃烧更旺
(3)(二)生活中的氧气

某家庭制氧机上有湿化瓶装置。人吸氧时观察到瓶中有气泡。湿化瓶装置类似于下图。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3)
A . b导管连接制氧机 B . b导管连接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 . 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 . 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有      (填编号)。

①CO2 ②海水  ③H2O2 ④空气  ⑤液氧  ⑥高锰酸钾

(5)(三)渔业制氧气

运输活鱼时,用过氧化钙(CaO2)可增加水中含氧量。联想到过氧化钙(CaO2)的此作用,小明在实验时,提出下列猜想并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猜想)CaO2与H2O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过程)

      (填一实验步骤);

②向试管中加入CaO2和H2O后,有极微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几乎收集不到气体。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极微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CaO2与H2O反应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①结合上述实验,小明认为运输活鱼时用CaO2做增氧剂的优点是      

②小明觉得储存CaO2 , 注意的问题有      

③同学们对CaO2与H2O反应的生成物猜想如下:Ⅰ.氢氧化钙和氧气  Ⅱ.碳酸钙和氧气

你认为猜想      (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按照猜想Ⅰ,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6)(四)CaO2品质的讨论

小明购得用于增氧的CaO2产品一包(杂质不含钙元素),该包标签如图所示。试计算:

CaO2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gCaO2与24.5g KClO3中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当。此一包产品至少含CaO2      g。

(7)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质量为2.0×1026kg,某种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则该氧原子质量为      ×1026k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