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题,共48分)(共16小题)

1、在运动会上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的太松,则测量值将会( )
A . 偏大 B . 偏小 C . 不变 D . 都有可能
2、某同学用仰视读数的方法量取了 20mL 水,则所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是( )
A . 等于 20mL B . 大于 20mL C . 小于 20mL D . 无法确定
3、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在 0℃时水银柱长 5 厘米;在 100℃时水银柱长 25 厘米。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柱长为 12 厘米。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
A . 28℃ B . 35℃ C . 48℃ D . 60℃
4、下图六种动物分成甲、乙两类的分类依据是(   )


A . 水生还是陆生 B . 是否胎生哺乳 C . 体温是否恒定 D . 是否具有脊椎骨
5、植物分类的依据很多,如根据有无种子进行分类。下列植物中属于有种子植物的是(   )
A . 蕨类 B . 葫芦藓     C . 荔枝 D . 海带
6、下图所示的是四位同学在科学实验室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几种做法,请判断哪一位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   )
A . 测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B . 用温度计测烧杯中液体的温度 C . 将温度计从烧杯中取出来读数     D . 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7、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B . 不动其它部分,只将物镜由 10×转换成 40×时,视野将会变亮 C . 当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时,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才能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D . 用镊子尖轻压盖玻片时,会变形的黑边圆形图像是细胞
8、小明观察血涂片时,首先看到了图中①所示的物像。然后进行操作观察到图中②所示的物像,小明观察时没有进行的操作是(   )

A . 转动转换器 B . 转动细准焦螺旋 C . 转动粗准焦螺旋 D . 调节反光镜
9、“细胞核对生物细胞的生命至关重要”。下列各观察中,支持此假说的是(   )
A . 植物细胞均具有细胞核 B . 除去细胞核后,细胞会死亡 C . 细胞核通常只有一个 D . 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
10、图中鸟儿的“我的家在哪里”启示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 . 禁止开发利用任何生物资源 B . 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 . 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 . 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11、有甲、乙两个温度计,它们下端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内装液体都是煤油,甲玻璃管内径大,乙玻璃管内径小,用它们测量同一杯液体的温度,测量情况是(   )
A . 甲准确度高 B . 乙准确度高 C . 甲、乙准确度一样高 D . 无法确定
12、某同学在测量长度时,获得了如下数据:L1=2.11cm,L2=2.10cm,L3=2.11cm,L4=2.09cm,L5=2.10cm,则上述数据的平均值为(   )
A . 2.1025cm B . 2.102cm C . 2.11cm D . 2.10cm
13、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模式图表示错误的是(   )
A . 植物细胞的生长 B . 植物细胞的分裂 C . 动物细胞的分裂 D . 细胞的分化
14、科研人员为了研究食物对蟑螂生长的影响,将刚刚孵出的蟑螂分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喂含不同营养的食物,如下表。表中的数字代表所含不同成分的多少,“—”表示没有此成分。哪一组是这个实验的对照组(   )

抗生素

0.1

0.1

0.1

维生素

0.5

0.5

0.5

蛋白质

44

44

44

脂质

55

55

55

55

淀粉

66

66

66

66

A . B . C . D .
15、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则(   )
A . 只有第一、二次正确 B . 第三次肯定正确,第一、二次也可能正确 C . 只有第一、三次正确 D .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16、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Y类动物的是(   )

1a 体外长有毛皮,胎生    S类

1b 体外没有毛皮,卵生    2

2a 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    R类

2b 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    3

3a 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    Y类

3b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    4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 7题,共32分)(共7小题)

1、看下图回答:图中的最小刻度是      ,木块的长度是      

2、如图所示是常用温度计,其测量范围是      ;图中温度计的读数为      

3、蜻蛉俗称豆娘,属于蜻蜒目束翅亚目,蜻蜓则属于蜻蜓目差翅亚目。以下是区分它们的检索表及它们休息时的图片。

1

前后翅大小、形状相似;休息时翅合拢……蜻蛉

2

后翅宽于前翅;休息时翅张开……蜻蜓

 乙

(1)图      为蜻蜒。
(2)“亚目”是介于目与科之间的一个分类单位,则蜻蛉和蜻蜓在分类学上属于同一      (填“纲”或“种”)的生物。
4、如图所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过程叫做细胞的      ,形成图丙所示的四种结构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2)图丁所示的植物叶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5、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者常用的观察器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b”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      ,若视野中出现了污点,移动目镜、物镜,都没变化,那么污点最有可能存在的部位是      .
(2)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1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100倍;在如图甲的四个镜头中,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哪两个      
6、看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青蛙的体细胞的图是      (选填“甲”或“乙”)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填字母与结构名称)
7、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所示),则其实际流动的方向应是      

(2)某同学制作了一张植物叶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显微镜视野中一侧的细胞十分清晰而另一侧的细胞却很模糊。经检查显微镜仪器正常且操作步骤正确,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35分)(共5小题)

1、学习了无脊椎动物的知识后,小珂对环节动物蚯蚓产生了兴趣,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甲、乙两个同规格的玻璃杯,甲杯中放入潮湿的肥沃土壤,乙杯中放入经烘干的同种土壤,然后在甲、乙两杯中同时各放入 10 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同种蚯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 10 条蚯蚓而不是 1 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      
(2)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      
(3)小珂向甲杯倒入清水至刚好覆盖土壤,发现蚯蚓都钻出了土壤,这与雨后大量蚯蚓钻出地面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你的猜想是:      
2、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Ⅰ: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的纤维细胞,结果见下表:

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

增殖代数

50

20

2~4

实验Ⅱ: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等不同物种的体细胞在体外培养,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Ⅲ: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后,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

每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实验Ⅰ: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      (选填“减弱”或“增强”);实验Ⅱ:细胞分裂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一般来说,寿命越      的物种体细胞分裂次数越高;实验Ⅲ:细胞结构中的      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2)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      等。
3、小明发现:苍蝇停下来就匆忙搓脚(如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是它的脚很脏吗?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苍蝇搓“脚”是不是为了清除“脚”上的“脏物”。

(1)观察发现:苍蝇与其它昆虫一样,它属于      动物(选填“脊椎”或“无脊椎”)。
(2)设计实验:

①在A(瓶内      )、B(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一只品种、大小相同且脚上无脏物的活苍蝇(如图);

②在相同时间内观察并记录 A、B两个玻璃瓶中      

(3)可能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A瓶中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多于B瓶中苍蝇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无关。

②若      ,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有关。

(4)实验评价与交流:小红认为小明设计的实验中存在明显缺陷,你觉得该如何改进?      
4、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的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模拟环境做了一个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干细沙的温度

湿泥土的温度

表面

26℃

24℃

2厘米深处

24℃

23℃

4厘米深处

22℃

22℃

6厘米深处

20℃

21℃

(1)该实验中,电灯光模拟沙漠中的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写出其中的一条结论。      
(3)根据所测数据,你能对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藏在数厘米深的沙子里的问题作出解释吗?      
5、小敏同学对蝗虫进行研究时:

⑴提出问题是:      

⑵建立假设:假设一:蝗虫的呼吸系统在头部; 假设二:蝗虫的呼吸系统在腹部。

⑶设计实验方案:把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把乙蝗虫的      浸入水中。

⑷获得证据:10分钟后甲蝗虫仍活着,而乙蝗虫却死了。

⑸得到的结论:      

四、解答题(共7题,共 45分)(共7小题)

1、下面是关于珊瑚的介绍,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

珊瑚虫身体很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形成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而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年深日久地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千姿百态的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珊瑚虫与藻类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这些藻类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植物需要阳光和温暖的环境才能生存,珊瑚堆积得越高,越有利于藻类植物的生存.由大量珊瑚形成的珊瑚礁和珊瑚岛,能够给鱼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能够加固海边堤岸,扩大陆地面积.因此,人们应当保护珊瑚.

(1)珊瑚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
(2)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分析原因.
2、图A是仙人掌的形态图,其叶变成刺状,茎绿色肥大,地下部分的根系发达.图B是竹节虫的形态图,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同的体形.

(1)仙人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何功能?
(2)你推断仙人掌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3)试分析竹节虫的形态特点对它的生活有何益处?
(4)以上两幅图说明了什么?
3、甲、乙两人在争论:

甲说:“人体各器官系统是独立工作,互不干扰的。我吃饭时消化系统在工作,跑步时运动系统在工作,而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呼吸系统完成的。它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不影响。”乙说:“我认为人体各系统是协同工作、互相联系的,人体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你认为谁说的有道理?你有证据支持他的观点吗?请与同学讨论。

4、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人类偷猎

31%

20%

栖息地丧失

32%

60%

外来物种的影响

17%

12%

其他原因

20%

8%

(1)哺乳动物的结构和生理特点都比较复杂,属于地球上的高等生物,列举一些哺乳动物(至少写出三种)。      
(2)由该研究来看,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3)假如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真的全部灭绝,你认为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5、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地处临沂市的蒙山,又称山东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主峰海拔1156米,总面积1125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 98%。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植物101科 540余种;兽类10科15种;鸟类28科76种;各类中萆药植物 41科111属189种,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地,天麻、冬虫夏草、连翘、何首乌、木灵芝、沂蒙全蝎等都是蒙山的重要特产。1999年3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测定:有“空气维生素”之称的负氧离子含量为220万个单位/立方厘米,居全国之首,享誉“天然绿肺”、“天然氧吧”、“森林浴场”、“超洁净地区”之美称。

材料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蒙山拍到了如图甲所示的生物图片,并按图乙中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生物分类。


(1)图甲中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2)B所代表的图甲中最高等生物的呼吸特点是      ;C 所代表的图甲中最高等生物的主要特征      ;蜜蜂和青蛙的发育方式都属于      
(3)资料中的划线部分体现了      的多样性。
(4)在生物分类学上,向日葵与肾蕨同界不同门,向日葵与银杏同门不同纲,那么向日葵和      的共同特征多,你的理由是      
6、合理密植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为确定大豆的最合理的播种密度,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一块实验田划出4块面积相同的区域,然后分别向4块区域均匀种植大豆幼苗,待果实成熟后(如图),统计每植株上的荚果数和每荚果中的种子数,统计数据如下表。

区域号

区域植株数

每植株上的平均荚果数

每荚果中的平均种子数

1

20

40.1

3.0

2

40

31.9

2.9

3

60

22.0

3.1

4

80

10.6

2.8

(1)大豆属于被子植物,因为种子外有      包被。
(2)简要描述实验结果: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相对于1、2、4区域号,3区域号是比较合理的播种密度。你赞同他们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7、请用你已学会的分类方法对下列生物进行分类。

猫、油菜、青蛙、松树、猫头鹰、大蒜、梭子蟹、海带、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