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20分。)(共20小题)

1、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
A . 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 . 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下水道 C .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要对着自己 D . 为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取
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和古原草送别》) B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C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 . 提出问题 B . 进行实验 C . 猜想与假设 D . 获得结论
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塞紧橡皮塞 B . 配制溶液 C . 滴加液体 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教材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B . 图1实验可以用于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C . 图2装置的实验,可证明蜡烛中一定含有氡、碳、氧三种元素 D . 图3实验中燃着的火柴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形
6、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A . 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B . 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 . 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 . 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7、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 二氧化碳 B . C . 氯化钠 D . 氧气
8、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 . 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 . 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 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9、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 B . C . D .
10、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 B . 水的在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C . 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大小不变 D . 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11、钛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金属钛的重要中间物质,该物质中氯元素为-1价,则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4 B . +1 C . +2 D . +4
12、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 水蒸气遇冷能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之间是能够化合的 B . 氧气支持铁丝燃烧时表现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 C . 白炽灯泡的钨丝通电时发光放热,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D . 无论是混合、分离,还是化合、分解,都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
13、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 . 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C . ②③④均表示离子 D . ②④形成化合物时②通常显-2价
14、右图是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钙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B . 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C . 核外电子总数为40 D . 易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15、右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 .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C . 原子核中可能含有6个c和8个b D . 原子中可能含有6个a和8个c
16、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 .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 元素的核电荷数 C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 .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17、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 . 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 . 4H--4个氢元素 C . 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 . 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18、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B . 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C .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 . 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19、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②2NH3③SO2 ⑤Mg2+⑥2OH⑦H2O

A .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 .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D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20、《我不是药神》是一部关于白血病和印度药的电影作品。药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原理是融合基因,使BCRˉABL蛋白得不到磷酸,不能活化,就发不出指令,细胞的增殖态势得到抑制。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化学式为C29H31N7O·CH4SO3 , 关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89 B . 甲磺酸伊马替尼分子由77个原子构成 C . 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35:4 D . 甲磺酸伊马替尼是8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共3小题)

1、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①2个氮原子      ;②3个亚铁离子      
(2)如图是A、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①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填离子符号)       。

②A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                  
(1)元素家族新成员--鉨(nǐ)

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正式发布113号等四种新元素的英文名称和元素符号。2017年5月9日,我国发布了这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3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h,中文名称为“鉨”。图中,甲为鉨原子结构示意图,乙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中x=      

②鉨元素与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      

③在化学反应中,鉨原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         。

(2)下列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序号)

②D、F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3、分析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左图中海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溶液俗称食盐水,食盐水中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右图试管B中气体的化学式为      ,试管A所对应的电源是       (填“正”或“负”)极;
(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3)
A .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 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 . 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 . 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4)
A . 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 . 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 . 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 . 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共2小题)

1、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      ,若一段时间后a中收集到20mL气体,则此时b中应该大约收集到了      mL气体。
(2)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常用的操作是      ,如图2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滤纸需要紧贴漏斗的内壁②过滤时液面要始终低于滤纸边缘③漏斗下端应垂直悬空于烧杯之上④玻璃棒需要轻靠在单层滤纸上⑤过滤利用玻璃棒引流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应该提倡以下方式中的    (填字母序号) (3)
A . 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B . 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C . 不间断地放水刷牙
(4)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①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朝的向先如图②后慢慢的竖立成如图①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④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③

2、小新同学暑假在家看电视时,发现一档“家有妙招“栏目中介绍了一种”活性炭软化水”的妙招。他心里泛起了嘀咕:活性炭真的可以除去硬水中钙、镁离子而使硬水软化吗?于是他到学校实验室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探究。
(1)探究一:活性炭能否软化硬水

他按节目中介绍的方法做了一个与“妙招”制作原理相同的简易的净水装置。

【实验1】在两个体积相等的烧杯中,一个加入自来水。一个加经过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自来水各20mL,再分别加等体积的肥皂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得出结论】用活性炭不能软化硬水。

【评价与反思】在实验中一般可通过      来降低水的硬度,做此操作时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目的是防止加热时暴沸,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煮沸方法软化水。

(2)探究二:煮沸能否一定软化硬水

【査阅资料】①水的硬度是水中所溶解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引起的硬水中所溶解的钙镁化合物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钙、镁的碳酸氢盐如Ca(HCO3)2等;第二类是钙、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如CaCl2等。一般所说水的硬度是由上述两类化合物引起的。

②Ca(HCO3)2加热分解产生碳酸钙、水、二氧化碳等物质。碳酸钙难溶于水。

【实验2】为方便研究他准备了碳酸氢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来代表两类不同的钙镁化合物。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别取5m的碳酸氢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同时加热

A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有沉淀产生,B试管无明显现象

上述实验后分别滴加4滴肥皂水振荡

A试管中有大量的泡沫,B试管中泡沫较少

【得出结论2】煮沸实际上只能降低第      类所引起的水的硬度。(填“一”或“二”)

【评价与反思2】小芳同学提出,上述实验②不做也可以得出实验的结论理由是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5分)(共2小题)

1、观看足球比赛时,经常会看到绿茵场上运动员因拼抢摔倒受伤,医生向受伤部位喷射氯乙烷( CH3CH2Cl),并用药棉不断揉搓,运动员疼痛很快消除,重新投入比赛。

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1个氯乙烷分子中C、H、Cl三种原子个数比为      
(2)氯乙烷中C、H、Cl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甲醇是一种无色、有特殊香味、易挥发的液体,可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已知: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的化学式量(即相对分子质量)是      
(2)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氧原子的个数是       。
(3)64g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