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卷(1-4)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1-10题每小题4分,11-15题每小题3分,共55分。)(共15小题)

1、 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13g锌片,要使天平再次保持平衡,需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铜片的质量为(  )

A . 13g B . 12.6g C . 10g  D . 11.6g
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

A . 氯化钠     食盐    NaCl2 B . 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C .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 . 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3、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39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 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D .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
4、下列四种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由于发生化学变化使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 . 浓硫酸 B . 浓盐酸 C . 氢氧化钠溶液 D . 澄清石灰水
5、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6

A . 变强 B . 变弱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6、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 羊毛围巾 B . 纯棉毛巾 C . 不锈钢碗 D . 蚕丝被芯
7、金属材料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 . 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B . 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C . 是银白色的固体 D . 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8、某同学出现了腹泻的症状,医生建议他暂时不吃富含油脂和蛋白质的食物,则他应该选择的早餐是(     )
A . 面包和牛奶 B . 肉末米粉和酸奶 C . 油条和豆浆 D . 馒头和稀饭
9、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
A . B . C . D .
10、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 . 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先装满水 B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 . 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刚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 . 用排水法收集O2 , 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11、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甲>乙>丁>丙 B . 丙>丁>乙>甲 C . 丙>乙>丁>甲 D . 乙>丁>丙>甲
12、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工业上用稀盐酸清除铁锈 B . 生活中常用氢氧化钠清洗厨房油污 C . 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 D . 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
13、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30

5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20

20

A . a可能是反应物也可能是生成物 B . x+y=20 C . x的取值范围是0≤x≤20 D . 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2:1
14、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有Ag、Cu;滤液中有Mg(NO3)2和Zn(NO3)2 B . 滤渣中有Ag、Cu、Zn;滤液中有Mg(NO3)2和Zn(NO3)2 C . 滤渣中有Ag、Cu、Zn、Mg;滤液中有Mg(NO3)2和Zn(NO3)2 D . 滤渣中有Ag、Cu、Zn;滤液中有Mg(NO3)2、Cu(NO3)2、AgNO3和Zn(NO3)2
15、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B . 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 . 若16gM和64g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D . 若M、N、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6分)(共7小题)

1、稀释浓硫酸的规范操作应该选用如图中的      (填字母)。不能选用另一个操作方法的原因是      

2、“假酒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假酒”一般是由工业酒精加水配制而成的,它含有一定量的甲醇(CH3OH),而饮用甲醇会使人视力迅速下降、失明,甚至死亡。根据你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的工业制法为:X+2H2 CH3OH,则X的化学式为      
(2)食用酒精的主要成分为乙醇(C2H5OH),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现在已用于制取无铅汽油。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与甲醇、乙醇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还有丙醇(C3H7OH)、丁醇(C4H9OH)等,这类物质称为醇类.请问:其名称中的“甲、乙、丙、丁”与其分子中的      有关.
3、从Zn,Fe(OH)3 , KClO3 , CaO,稀H2SO4 , H2O等物质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      
(2)置换反应      
(3)复分解反应(酸与碱反应)      
4、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      ;除去盐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可先加入适量的      ,然后,再      ,就可以得到较纯的盐酸。
5、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根据图示内容可以总结出稀硫酸的五个化学性质。请你写出编号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2)若编号④的物质是盐.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④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6、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是无水硫酸铜、碳酸钙、氢氧化钡、氯化钠、氯化镁中的两种物质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静置,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无色透明。结论:这包固体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2)向(1)所得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结论: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7、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请回答:

(1)G的化学式为      ,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      
(2)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9分)(共4小题)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a仪器的名称为      
(2)制取气体时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有      (填字母)。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可选择A或B,用B装置的优点之一是      
2、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

(1)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1)
A . B . C .
(2)已知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用pH试纸上测得该溶液的pH>7,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3)为了确定该溶液是哪种溶液,现进行如下进一步的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      

产生大量的气泡

该溶液是      

3、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固体,标签上写着“氢氧化钠”。为了检验里面是否还存在NaOH,实验员取少量该固体样品进行如图实验:

(1)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根据溶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样品中含有           (填序号). (2)
A . CaCl2 B . Na2CO3 C . NaOH D . Na2CO3和NaOH
4、铝、铜、铁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实验。

(1)在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A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3)为了进一步确定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同学们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是      (填写序号)。

①Al3+ ②Al3+、Fe2+ ③Al3+、Fe3+④Fe2+、Cu2+ ⑤Al3+、Fe2+、Cu2+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27题6分,第28-30题每题8分,第31-32题每题10分,共50分)(共6小题)

1、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1)在稀盐酸中滴加花青素,溶液变      
(2)花青素分子的式量为      
(3)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2、A、C、D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A是天然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将A高温分解得到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B和一种氧化物C,将C溶于水得到一种常见的碱D.根据你的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D俗称      
(2)袋装食品中常放入小袋装(透气)C,其作用是      
(3)写出B与D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产生的现象是      
3、有A、B、C、D、E、F六种物质的稀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K2CO3、BaCl2、Ca(NO3)2、NaCl、H2SO4、AgNO3中的某一种溶液。 下图为常温时上述溶液两两混合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无明显现象或生成微溶物。请回答下列问题:在上图中的空格内用“↓”“↑”“-”表示出对应反应的实验现象。

4、小强同学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的办法如下: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      克。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3)下表中m的数值为      

序号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第1次

10

5

第2次

10

m

第3次

10

1.2

第4次

10

1.2

(4)要得到280kg CaO,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化学方程式:CaCO3 CaO+CO2↑)
5、氯化钠和氯化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等物质,为了从中提取较纯的氯化镁和氯化钠,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2)步骤④⑤的顺序颠倒会引发的后果是      
(3)滤液乙中所含的溶质除氯化钠外还含有      
(4)在步骤⑦中若加入的盐酸略过量是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原因是      
(5)实验最终所得的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整个过程中产生新的NaCl的反应共有      个。
6、烧杯中装有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已知该溶液中含HCl溶质的质量为7.3g。某同学为测定该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向烧杯中逐渐加入16%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记录如下: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30.00

60.00

90.00

120.00

150.0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0.00

1.96

7.84

9.80

9.80

(1)得到沉淀的总质量为      g,该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      g;
(2)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的总质量是多少克?(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画出在该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卷(1-4)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