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天门、仙桃、江汉油田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选项 | ①中的物质 | ②中的物质 | 预测①中的现象 |
A | 紫色石蕊试液 | 浓氨水 | 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
B | 氢氧化钡溶液 | 浓硫酸 | 有白色沉淀 |
C | 硫酸铜溶液 | 浓氨水 | 有蓝色沉淀 |
D | 硝酸银溶液 | 浓盐酸 | 有白色沉淀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
B | 在某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 有红色固体生成 | 铜全部被置换出来了 |
C |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 |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不溶解 |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
D | 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 | 木条火焰熄灭 | 核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选项 | 物质 | ||
x | y | z | |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二、填空题(共2小题)


三、综合题(共1小题)
血红蛋白含有亚铁离子,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 的作用,如果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但是摄入过量的铁也有害。下面是一种常见补铁药品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该药品含
3%~36%,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与
(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
(查阅资料)
① 可与
溶液反应,从而溶液会显红色,且
的浓度越大,溶液红色越深;而
遇
溶液不会显红色。
②高锰酸钾溶液可以与盐酸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
③稀硝酸可以将 氧化成
。


①加入
溶液后溶液变为淡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少量
。该离子存在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药品中的铁本来就应该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
B.在制药过程中生成少量三价铁
C.药品储存过程中有少量三价铁生成
②加入新制氯水的作用是 。
③药品说明书中“与 (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请说明理由 。

④该实验中的试剂2与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中的试剂1都可以是 (填序号)。
A.蒸馏水 B.稀盐酸 C.稀硫酸 D.稀硝酸
⑤本实验所用固体药品 (填“能”或“不能”)用托盘天平称量。


①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填化学式)。
②将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
以上时,仍然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化学式)。
四、推断题(共1小题)
①E转化为B ,
②C转化为F 。
五、实验题(共2小题)

①实验前,检查本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是:先固定注射器的活塞,再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可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减少了约 mL,这是因为 。
①甲方案的玻璃管中实验现象是 ,乙方案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甲方案实验过程中,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实验开始时,先通入 ,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
B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再通入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然,再停止通入
C实验开始时,先通入 ,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
,再停止加热
D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再通入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
,再停止加然
③两种方案相比,乙方案更好,其原因是 。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查阅资料)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氨气不与碱石灰反应。
取少量碳铵放入试管中,加入盐酸,把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另取少量碳铵放入试管中,加入浓 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石蕊试纸变蓝色。
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碳铵中所含有的阴离子可能是 和 (填离子符号)

图1
给碳铵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图二
七、计算题(共1小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