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 氧
B . 硅
C . 铝
D . 铁
2、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的是( )
A . 可吸入颗粒物
B . 二氧化硫
C . 一氧化碳
D . 二氧化碳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水铸锅
B . 蜡烛融化
C . 胆矾破碎
D . 火柴燃烧
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洁净的空气
B . 氧化镁
C . 液态氧
D . 氯酸钾
5、次氯酸钙[化学式
]是一种常用的漂白剂,主要用于造纸工业纸浆的漂白和纤维织物的漂白。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0
B .
C .
D .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 . 硫原子和氧原子
B . 氧分子
C . 二氧化硫分子
D . 硫单质
8、去西藏旅游,为避免发生严重的高原反应,可适当自备氧气瓶,通过吸氧缓解缺氧症状。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 . 氧气可以助燃
B .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 .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 . 吸氧为人体提供适量的氧气
9、下列化学品标志表示“有毒品”的是( )
A .
B .
C .
D .




10、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间隔大小与温度有关
C .
氧气可以压缩至
钢瓶中,说明氧分子间隔与压强有关
D .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世界上最小的文字“中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11、下列有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木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B .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D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12、下列选项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物质,又能表示一个粒子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有关方程式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式子不仅表示反应物为硫和氧气,还表示生成物为二氧化硫
B . 该式子表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关系为
C . 由该式子可知反应条件为点燃
D . 该式子表示反应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B . 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所得固体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增大
C . 硫酸钾(
)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等质量的铁单质和镁单质相比较,铁单质所含原子个数比镁单质多

三、填空题(共7小题)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含有①氮气②氖气③水蒸气④氧气等多种气体,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
(2)能用来炼钢的是 ;
(3)通电时能发出有色光的是 ;
(4)能使香脆的饼干变软的是 。
2、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X、Y分别是 、 。
(2)下列选项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填序号)。 (2)
A . 水
B . 品红
C . 氢气
D . 氯化钠
(3)贝壳、鸡蛋壳、石灰石等物质中都含有碳、氧、钙这三种元素。这三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不同。
(4)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能有效提高农产品产量。试写出硝酸铵的化学式 。硝酸铵受热分解时元素的种类 (填“改变”或“不变”)。
(5)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_____(填序号) (5)
A . 一定是纯净物
B . 一定是单质
C . 一定是混合物
D . 一定不是化合物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固体药品一般存放在广口瓶中,取用粉末状药品一般用 (或用纸槽代替);液体药品一般存放在 里,常用倾倒法取用。
(2)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
。

(3)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常用 量出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4)检验氢气纯度时,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 (填“纯净”或“不纯”)。
(5)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燃烧 ;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5、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在F、
、
三种元素中,最容易得到电子的元素为 (写名称)。


(2)写出钠离子的符号 。
(3)写出F与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4)氩气是由氩原子直接构成,常被用来作为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氩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 有关。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相邻的三种元素。
①这三种元素均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依据同一周期原子序数变化规律推断,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③一定条件下,锰单质(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锰(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
(1)下列净化水的措施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填字母)。 (1)
A . 静置沉淀
B . 吸附沉淀
C . 过滤
D . 蒸馏
(2)与漫灌相比,喷灌和滴灌的优点是 。
(3)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检验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的试剂为 。
(4)过滤是实验室分离可溶物和不溶物常用的操作。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下列选项中的_____。 (4)
A . 烧杯
B . 玻璃棒
C . 铁架台
D . 漏斗
(5)铁丝燃烧时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底部需放少量水,是因为 。
(6)净水器中常用到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7)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下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海水制备淡水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7、天然油酸(化学式:
)对软化血管有一定效用,在人和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食用油酸含量较高的食用油有益健康。请计算:

(1)一个油酸分子含有 个原子;
(2)油酸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填最简比);
(3)油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4)
油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g。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a、b的仪器名称:a ;b 。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
(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
(4)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 (填“内焰”、“外焰”或“焰心”)。
(5)已知某气体密度大于空气,难溶于水。实验室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该从 (填“m”或“n”)通入。
2、如图所示电解水实验让我们从组成、结构、性质等角度认识水。
(1)组成:根据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组成,证明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
(2)结构: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可推断出每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3)性质:在通电条件下水发生分解反应,写出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4)已知氢气燃烧生成水。当氢气、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3、教学中红磷燃烧做过两次探究实验(如下图)。结合实验回答问题。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检查图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 。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4)图B为测定燃烧前后质量变化。观察到反应前后天平 (填“平衡”或“不平衡”)。
(5)下列对两次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 (5)
A . 两次实验研究的目的一致
B . 两次实验均在密闭空间进行
C . 两次实验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碳酸钙的方法制备生石灰(
)和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计算:


(1)完全分解
碳酸钙,同时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各多少克 ?

(2)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