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2小题)

1、下列关于CO2  与CO的不同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A .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 性质:CO2能溶于水,不能燃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 .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 . 危害:CO2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2、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 . FeSO4溶液、Cu、AlCl3溶液 B . CuSO4溶液、Fe、AlCl3溶液 C . 稀盐酸、Fe、Cu、Al D . FeSO4溶液、Al、Cu
3、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B . 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 . 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D . 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5、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 . 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6、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7、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X>Y>Z B . Z>X>Y C . X>Z>Y D . Y>X>Z
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 . 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 . 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 .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9、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 . 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 . 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 . 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10、“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

A . B . C . D .
11、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A . W可能是单质 B . Y可能是催化剂 C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 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12、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 . 氧气用于炼钢 B . 氮气用作灯泡保护气 C . 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D . 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干冰中的分子间有间隔    B .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D .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15、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546076362

A . 钠为非金属元素    B . 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 C . 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D .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图片_x0020_882393639
16、兴奋剂检测是对足球运动员的一项重要检测。诺龙是兴奋剂中的一种,化学式是C18H26O2。下列关于诺龙说法正确的是()
A . 诺龙中含有氧分子 B . 一个诺龙分子中含有46个原子 C . 诺龙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9:13:1 D . 诺龙由18个碳原子、2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17、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B .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C . 在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等 D . 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分子个数相等
1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
A . 除去CO中少量CO2 图片_x0020_1728967816 B . 验证CO2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图片_x0020_202029347 C . 检验O2是否收集满 图片_x0020_604040859 D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图片_x0020_1946727689
19、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 . 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 . 在煤矿中采煤用火把照明    D . 厨房内煤气泄漏开启排气扇通风
20、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465740762

A . 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 . 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 C . 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下的白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图2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21、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 R+MgSO4=RSO4+Mg    B . R+CuSO4=RSO4+Cu C . R+H2SO4=RSO4+H2↑    D . 2Al+3RSO4=Al2(SO43+3R
22、在一个大萝卜中挖一个大孔,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过一段时间后将里面的食盐水倒出,再往倒出的食盐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则食盐水的质量会()
A . 不变,因为倒出的食盐水还是饱和的 B . 增加,倒出的食盐水还是饱和的,但加入了食盐,故溶液的质量增加 C . 增加,倒出的食盐水不饱和了,加入的食盐会溶解一部分 D . 减少,因为有一部分食盐变成晶体析出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氧原子      
(2)2个氮气分子      
(3)5个硫酸根离子      
(4)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      
(5)2个铁离子      
2、                
(1)天然气、      和煤被称为“化石燃料”。 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已建成的南京长江三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弧线形斜拉桥。桥塔所用的钢材属于      (填“金属单质”或“合金”)。
(3)将花生油沿一根筷子倒入细口瓶中,该操作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4)世博园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      作用。
(5)洗涤剂对油污有      作用。
(6)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利用焚烧生活垃圾发电,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
3、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改装前的“辽宁舰”锈迹斑斑,钢铁锈蚀主要是铁与      作用的结果。菜刀的防锈措施是      
5、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制出一款高精度、高可靠性的Rb原子钟,元素Rb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521291392

(1)该粒子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
(2)如图所表示的粒子的质子数是      
(3)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下同),与Rb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图片_x0020_637503800

6、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漂白粉(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也可用为饮水消毒剂,次氯酸钙[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7、黑火药点燃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S+3C K2S+3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      
8、成语“釜底抽薪”所包含的化学原理是      
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143910414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      的方法。
(3)t3 ℃时,把80 g物质a加入到200 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0、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A、B试管中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片_x0020_1807394000

11、向Al(NO33、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据如图A所示的化学实验(装置B铁架台已略去),回答以下问题。

图片_x0020_2069381899

(1)装置B是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人”字管左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右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2)装置B的干燥管中被石蕊溶液浸湿的纸质小花的颜色变化为      
2、下图A~E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190362840

(1)如图中的五种物质是教材中出现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产生氧气。请你写出图中物质X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图片_x0020_1755489190

(2)实验室用B或C来做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装置B与C比较,B的优点是:      
(3)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用A,则制取氨气所用的药品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编号)。

①熟石灰固体混合氯化铵固体;②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氯化铵固体;③浓氨水中加入氧化钙

(4)装置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用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如图,向烧杯中加入试剂 A,发现烧杯中水温明显升高。

(1)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      ;原因是      
(2)试剂A可能是(写一种即可)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物质A、J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D、E对维持自然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A、B为黑色固体,.C是红色金属单质,H为气体。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87544229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2)反应①②③④⑤中属于置换反应的为      (填序号)。
(3)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4)C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在许多食品包装盒中都有一包黑色粉末。这种粉末是一种除氧剂。该粉末没有失效时呈黑色,失效后带有红棕色。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小明做出了以下的猜想

猜想1:该粉末是木炭粉

猜想2:该粉末是铁粉

猜想3:该粉末是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1)小明取没有失效的该粉末,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如下实验,填写表中空格。

试验操作

试验现象

猜想是否成立

实验1

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有红色物质析出

猜想1:不成立

实验2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猜想2:成立

实验3

用磁铁吸引

粉末被全部吸引

猜想3:       

(2)(交流与反思)

①根据失效后的颜色判断,该粉末失效的原因是      ,变质后得到的红棕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填物质的化学式)      

②采用什么实验方法可以使失效的粉末“再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写出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以用来制造电器零件及日用品。小华利用一瓶稀盐酸和相关的仪器,测定黄铜样品的组成(不考虑铜中的其它杂质)。将30mL稀盐酸分别加入到10g黄铜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连续加入盐酸的体积/mL

10

10

1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8

0.08

0.04

(1)从上表数据分析,小华用10g合金粉末共收集到氢气      g;
(2)求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