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8小题,共24分。)(共8小题)
1、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 , 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 . 1kg/m3
B . 2kg/m3
C . 2.2kg/m3
D . 2.5kg/m3
2、如图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 )
A .
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B .
花瓶在镜中成的像
C .
地图经放大镜成的像
D .
亭子在水中成的像




3、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A . 1m
B . 1.5m
C . 2m
D . 2.5m
4、如图为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是液化现象,夏天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B . 这是液化现象,夏天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C . 这是汽化现象,夏天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D . 这是汽化现象,夏天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6、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块萘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 . 航天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其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C . 把铁块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 . 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7、如图为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进入天宫二号内的情景,他们在天宫二号内可以直接通话,但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通话.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 .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 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 . 空间站外是真空,不能传声
D .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8、把相同质量的水、酒精、盐水(ρ盐水>ρ水>ρ酒精)分别注入完全相同的三个杯子里,则液面最高的是( )
A . 水
B . 酒精
C . 盐水
D .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1分,10小题,共20分)(共10小题)
1、在公共场所“轻声细语”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细语”是指声音的 小,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是指男同学声音的 低。(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如图所示把书放在桌上,书上放一支笔,用手缓慢地推动书,使它带动笔沿着桌面向前移动.相对桌面,笔是 的 ;相对书,笔是 的.
3、如图所示,图甲用温度计测得某物体的温度为 ℃;按照图乙的方法测量液体的温度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 的.
4、如图所示,我国在研制舰载机时用到了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包括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及高强钢起落架等.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 热量,熔化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 而成.(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5、如图所示,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为 ,若入射光线不动,将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转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6、摄影师帮小明照了一张全身像后,想再帮小明照一张半身像.在小明不动的情况下,相机应该
(“远离”或“靠近”)小明,同时相机镜头要
一些 .(选填“伸长”或“缩短”)
7、如图所示,岸边的渔民看到水中的“鱼”,实际上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鱼的像;有经验的渔民知道,用鱼叉插鱼时要朝着比所看到的“鱼”更 (选填“深”或“浅”)一些的位置插去,才能插到鱼.
8、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了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是 透镜.
9、两个铁块,体积之比为3:1,则他们的密度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
10、一个容积为2.5L的塑料瓶,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植物油时,植物油的质量为 kg,用此瓶一定 (选填“能”或“不能”)装下同质量的水.
三、实验、探究题(19题9分,20题8分,21题7分,22题7分。4小题,共31分)(共4小题)
1、
(1)如图所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 (选填“A”或“B”)刻度尺的使用是正确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长度是 cm.
(2)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3)如图,一束光线AO从玻璃斜射到空气,请在图中画出它的折射光线.
2、如图,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试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
(2)图甲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物质,好处是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该物质在BC段处于 (填“固体”、“液体”、“固液共存”)状态,在熔化过程中该物质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熔化过程共经历了 分钟.
(4)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
3、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不要求估读),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
(选填“左”或“右”)移.
4、 2016年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要求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物理兴趣小组想了解长江水在不同季节的密度变化,于是小文和小李分别对冬季长江水进行了如图的探究.
(1)调节天平前,小文将天平放置在 上,然后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并调节 使天平平衡.
(2)小文的实验步骤(顺序已打乱),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将一部分长江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长江水的体积,如图甲所示.
B、取长江水样品倒入玻璃杯,称出长江水与玻璃杯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C、称出剩余长江水与玻璃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D、利用测得的数据,求出长江水样品的密度.
A、将一部分长江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长江水的体积,如图甲所示.
B、取长江水样品倒入玻璃杯,称出长江水与玻璃杯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C、称出剩余长江水与玻璃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D、利用测得的数据,求出长江水样品的密度.
(3)根据上述实验可知,乙图中长江水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
g,倒入量筒中的长江水质量为 g.
(4)量筒中长江水的体积为 cm3 , 长江水的密度为 kg/m3 .
四、综合题(23题8分,24题8分,25题9分,3小题,共25分)(共3小题)
1、如图小李开车时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汽车内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
(1)你能从交通标志牌上了解到哪些信息?(答出一条即可)
(2)若小李此时汽车的速度大小如图乙速度计所示,汽车此时是否超速?
(3)若以这样的车速行驶,再经过多长时间能到达新华出口?
(4)你对小李有什么忠告?
2、一空瓶的质量为0.2k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0.6kg.求:
(1)水的质量是多少?
(2)此瓶容积是多少?
(3)若用此瓶装满油后总质量是0.5kg,那么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
3、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cm3、质量m=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0.4kg的水.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 石块密度ρ石块=2.6×103kg/m3 , 求:
求:
(1)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