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6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2小题)

1、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猜测和假设 C . 制定计划 D . 获得事实与证据
2、如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B . 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C . 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 . 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给液体加热 B . 闻气体气味 C . 读液体体积 D . 熄灭酒精灯
4、有一种冬暖夏凉的夹克,其原理是在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易熔化和凝固的微胶囊物质。下列关于这种微胶囊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微胶囊物质一定是晶体 B . 微胶囊物质的比热一定越小越好 C . 气温升高时,熔化吸热;气温降低时,凝固放热 D . 熔化和凝固时,构成微胶囊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
5、“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研究分子特点实验中,采用该方法的是(   )
A . 酒精和水混合 B . 黄豆和芝麻混合 C . 气体扩散实验 D . 铅柱粘合实验
6、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表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某中学生的100米赛跑的成绩是13秒 B . 一只老母鸡的质量是2.5千克 C . 我们上课的教室面积约为260平方米 D . 杭州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
7、将绿色的菠菜浸泡在冷水中,冷水不变绿,放在沸水中煮一会儿,水变绿色。这一现象说明沸水破坏了菠菜细胞中的(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8、甲、乙两同学对同几种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结果如表所示。他们的分类依据分别是(    )


A . 是否水生、有无脊椎骨 B . 体温是否恒定、是否胎生 C . 体温是否恒定、有无脊椎骨 D . 是否胎生、是否用肺呼吸
9、一种球状细菌的直径为300纳米,如果用显微镜观察,显微镜目镜上标有“10X”,物镜上标有“40X”,那么看到的细菌直径放大到了多少毫米?(    )
A . 0.04 B . 1.2 C . 0.12 D . 0.012
10、由ρ=m/V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 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 .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 . 密度是物体的特性之一,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11、在做水的沸腾实验中,沸腾前温度计内水银柱不断升高,此过程中水银的(    )
A . 质量变大 B . 密度变小 C . 体积变小 D . 比热容变大
12、如果用表格中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1

2

3

4

A

植物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B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C

D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A . A B . B C . C D . D
13、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在相同的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甲容器中的酒精消失了,乙容器中的水减少了许多。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B .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C . 酒精和水都会蒸发 D . 以上结论都能得出
14、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 .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 . 物质在AB段比CD段比热大 D . 该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是0℃
15、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 . 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就停止调节螺母 B . 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 . 使用磨损的砝码 D . 称量时,左边放砝码,右边放物体
16、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183℃、-196℃和-78.5℃。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用空气来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整个空气同时液化无法分离
17、某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对某种固体的密度和体积的关系作出如图实线所示的图像。有关该图像说法如下:①该固体的密度为2.0×103千克/米3:②图中所围S的面积表示相应体积该固体的质量:③该固体的密度不随体积的增大而变化:④当该固体的体积为3厘米3时,它的质量为2克。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8、有位同学测量体温示数为38℃,他没有甩就给小林同学测体温,测得的示数仍是38℃,则小林同学的体温( )
A . 一定等于38℃ B . 一定低于38℃ C . 可能高于38℃ D . 一定不高于38℃
19、冬天,天一冷,小金就喜欢吃火锅;而到了夏天,天气一暖和,小金就喜欢吃雪糕。小金也观察到,火锅沸腾时会冒“热气”,而吃雪糕时,雪糕周围会冒“冷气”。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B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0、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出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 .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 .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 . 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 . 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21、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    )

A . B . C . D .
22、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    )
A . 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 B . 骨骼肌细胞→一块肌肉→骨骼→运动系统→牛 C . 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 D . 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4分)(共9小题)

1、如图所示为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冷凝剂是热的“搬运工”,把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工作时,冷凝剂在蒸发器里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在冷凝器中液化      (选填“吸热”或“放热”)。如此循环工作,从而使冷冻室保持相当低的温度。根据冰箱的工作原理,冷凝剂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选填“低沸点”或“高沸点”)。

2、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天宫二号开展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研究拟南芥种子在太空中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的全过程。
(1)拟南芥植株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在植物的分类上,拟南芥属于       植物。 (2)
A . 藻类 B . 蕨类 C . 裸子 D . 被子
(3)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看,拟南芥种子属于      层次的结构。
(4)在生物分类学上,拟南芥和葫芦藓同界不同门,与苏铁同门不同纲,那么拟南芥和      

(选填“葫芦藓”或“苏铁”)共同特征更多。

3、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2)图乙是常用的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      规律制成的,此时指示的温度是      
(3)图丙中,量筒的量程      mL,小石块的体积为      
4、皮肤是人体的保护屏障,它有许多功能:
(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主要起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      组织构成的。
(2)当人的手触摸到高温物体,会很快缩回来,这个过程中人体内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地是      组织。
(3)某同学在参加百米赛跑时不甚摔倒,擦破了皮肤,流了些血,并感到有点疼痛.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      部位,(填“真皮”或“表皮”)。
(4)通过以上阅读,你认为“皮肤”应属于哪一个结构层次?      
5、浙江近海,每年开渔期一到,就有很多海鲜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下表是四种海鲜的信息,请根据信息完成简单的检索表。

动物

特     征

乌贼

没有脊椎骨、鳞、鳍等结构,身体柔软

梭子蟹

没有脊椎骨、鳞、鳍等结构,身体有外骨胳,足分节

小黄鱼

有脊椎骨,用鳃呼吸,有鳞片,身体金黄色

鲳鱼

有脊椎骨,用鳃呼吸,有鳞片,身体银白色

甲处为      ,②处为      

6、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是:擦玻片→滴      →撕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
(2)如图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得到的图像。

①使观察到的物象由B变到C,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②要获得物象D,上述四个物象出现的顺序依次是      →D。

③某同学盖盖玻片操作不当引起气泡较多,正确盖盖玻片方法是      

(3)下图中①和②为物镜长度,③和④为目镜长度,⑤和⑥为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如想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多,其正确组合应是          

(3)
A . ①③⑤ B . ①④⑥ C . ②③⑥ D . ②④⑤
7、生活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


(1)用图甲所示的炖盅炖汤,锅盖周围有很多“白气”,这些“白气”是      (选填“空气”或“炖盅”)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在炖汤的过程中,能闻到汤的香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大煲内的水沸腾后,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      (选填“同时沸腾”或“不会沸腾”)。
(3)图乙和图丙所示的粒子模型表示沸腾的是      (选填“图乙”或“图丙”)。
(4)当大煲内的水沸腾后为使汤料快点煮熟,加大火力让水沸腾更剧烈,分析这种做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8、下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D是属于哪一个生物结构层次?      
(2)A细胞通过      形成B。在此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母细胞中细胞核内出现      并最终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B通过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C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      
(4)E中所示的口腔、咽、食道、胃等组成的消化道以及各种消化腺共同组成了人体的      ,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都是在      系统和      系统的调解下共同完成的。
9、下表所示为常用的两种温度计内测温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情况.某同学想利用温度计完成“研究水的沸腾”实验。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表面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请在图丁中作出本实验的温度-时间曲线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28分)(共4小题)

1、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如图),细胞核位于假根内,伞柄主要为细胞质。若切开伞藻的伞帽、伞柄和假根,重新连接如图甲、乙所示。

 

(1)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属于伞藻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2)若连接成活,图中甲伞藻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      

2、某同学为了比较家中某品牌的牛奶和豆浆吸热本领的大小,做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牛奶和豆浆,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加热时间(分)

0

2

4

6

8

10

温度(℃)

牛奶

20

25

30

35

40

45

豆浆

20

30

40

50

60

70

(1)除了天平,该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2)由表中数据可知:牛奶和豆浆升高相同的温度,豆浆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牛奶吸收的热量。
(3)该同学利用实验数据大致描绘出豆浆和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表示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3、据报道,高空坠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某科学兴趣小组对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进行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器材:1cm厚的石膏板若干、质量为50g的鸡蛋数枚。

实验过程:无风环境下,将鸡蛋从楼上静止释放,砸中铺在草坪上的石膏板,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楼层

实验现象

1

5

鸡蛋破碎,石膏板凹陷且出现一圈圈螺旋状的裂纹

2

15

鸡蛋破碎,石膏板被砸中的地方出现小坑且破裂

3

25

鸡蛋破碎,发出巨响,石膏板被击穿

(1)实验中,鸡蛋从高空坠落的破坏力可以通过      反映出来。
(2)该实验的变量是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

其破坏力越大。据此,请你提一条安全建议:      

4、某商店在出售一种比市场价便宜很多的银手镯,吊牌上还标注着是纯银。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质量监督部门通过测手镯密度来鉴定真伪。已知ρ=10.5g/cm3。下面是他们的测量过程:

(1)天平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调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左偏,则应把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2)将手镯放在左盘,然后加减砝码,移动游码,天平重新平衡。如图1,则手镯质量m=      g。
(3)将手镯放入如图2所示装满水的烧杯中,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3。通过计算可知手镯密度为      kg/m3 , 手镯      (选填“是”或“不是”)纯银。
(4)若测量手镯体积时,未放入手镯前烧杯中水未装满,则会使密度测量      (选填

“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四、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12分)(共2小题)

1、酿制白酒的装置如图所示.蒸锅实际是一个汽化池,将其封闭后仅与输汽管相通,然后将“气酒”引入冷凝池后再注入储酒罐.罐里的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当水勾兑后才能出售.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密度/(千克/3)

比热/[(焦/(千克·℃)]

沸点/℃(1标准大气压)

1.0×103

4.2×103

100

酒精

0.8×103

2.4×103

78

(1)在1标准大气压下,对汽化池加热应保持       ℃为宜。
(2)输汽管弯弯曲曲地经过冷凝池是因为      
(3)在冷凝池中用水作冷却剂,主要是利用了水      的性质。
(4)“45度”白酒的密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不考虑勾兑时体积的变化)。
2、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用字母Φ表示)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占泡沫钢总体积的百分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 , 一块质量为0.79kg,边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钢。(空气的质量忽略不计)

试求:

(1)这块泡沫钢的体积为多少?
(2)这块泡沫钢的孔隙度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