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 . 当兵立军功 B . 不隐瞒犯法行为 C . 合理经商致富 D . 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2、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半坡遗址   ②元谋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遗址

A . ②③①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②③④① D . ④①②③
3、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战国 D . 东汉
4、民以食为天.由我国先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 . 粟、小麦 B . 水稻、玉米 C . 水稻、粟 D . 水稻、小麦
5、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  )
A . 圆形方孔半两钱 B . 五铢钱 C . 交子 D . 银元
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商朝是叙述中国历史的起点。其依据是(    )
A . 鱼纹彩陶盆和半坡遗址 B . 猪纹黑陶钵和河姆渡遗址 C . 甲骨文和安阳殷墟遗址 D . 秦始皇陵兵马俑及其遗址
7、《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
A .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 . 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 . 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 . 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8、下图所示讲学者传授的是(    )

A . 道家思想 B . 儒家思想 C . 墨家思想 D . 法家思想
9、“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材料说明诸侯应承担的义务是(    )
A . 定期朝见周天子,汇报政务 B . 进献贡物 C . 服从周王调兵 D . 定期服役
10、“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社会政治大转型”是指(    )
A . 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 . 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C . 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 . 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1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12、“全球华人,同根同源,不忘初祖,爱我中华”,这是2019年3月“中华民族万姓先祖报恩祭祖活动”的一段祭文。祭文中“初祖”是指(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炎帝、黄帝 D . 尧、舜、禹
13、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为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14、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发现有很厚的灰烬,有的成堆,有的成层。据此推断,北京人( )
A .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B . 懂得狩猎和采集 C . 已经会使用和管理火 D . 学会农耕和纺织
15、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据下图判断,河姆渡人已开始了( )

A . 群居生活 B . 氏族公社的生活 C . 原始农耕生活 D . 游牧生活
16、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共同之处是(   )

①过着定居生活

②使用磨制石器

③种植水稻

④建造房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7、“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A . 巩固周王统治 B . 保证国家兵员 C . 分割诸侯权利 D . 保证国家收入
1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下列孔子的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 . 温故知新 B . 不耻下问 C . 有教无类 D . 以德治国
19、如下图“读书摘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春秋争霸 B . 社会变革 C . 百家争鸣 D . 统一全国
20、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标志着( )
A . 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 . 封建等级制度的确立 C .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D . 诸侯混战局面的结束
21、辞赋“江分内外,腾翔鱼贯,离堆锁峡,宝瓶枚关”赞誉的是(   )
A . 灵渠 B . 长城 C . 都江堰 D . 大运河
22、小张在笔记本中有以下关键词:立木取信、建立县制、奖励军功等。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A . 百家争鸣 B . 商鞅变法 C . 焚书坑儒 D . 孝文帝改革
23、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能体现是封建性质改革的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 B . 建立县制 C . 奖励军功 D . 奖励耕织
24、如图秦朝中央行政系统简表中的方框内应填写( )

A . 御史大夫 B . 郡守县令 C . 行省 D . 军机处
25、秦统一六国后,福建首次被纳入中央王朝行政建制,属闽中郡,其郡守产生的方式是( )
A . 世袭继承 B . 地方推荐 C . 皇帝任命 D . 考试选拔
26、下列事件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的是( )

①兴办私学  ②秦朝统一文字  ③秦始皇焚书坑儒  ④秦朝统一货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27、图1、图2所示器物反映的措施( )

A . 促成秦统一中国 B . 推动了经济发展 C . 有利于文化交流 D . 提高了军队实力
28、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其时间可以表示为( )
A . 公元前2世纪早期 B . 公元前2世纪晚期 C . 公元前3世纪早期 D . 公元前3世纪晚期
29、下图思维导图所示秦始皇施政措施的作用是(   )

图片_x0020_1638801407

A . 加速统一进程 B . 巩固国家统一 C . 加强经济管理 D . 加强文化控制
30、观察秦朝疆域图,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 . 西起临洮,东到咸阳 B .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 . 西起咸阳,东到辽东 D .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没有问马怎么样了。

——摘编自《论语》之乡党篇

(1)孔子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
(2)小历认为,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兼爱”。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概括其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战国时期秦国成为最强盛国家的原因。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吞灭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朝建立后,他废分封,立郡县,创立了大一统的帝国,被称为“千古一帝”。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00011

(1)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的功绩。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左图秦朝文字统一后的字体名称及统一文字的历史意义?
(3)据材料二,概括右图反映的文字演变趋势。
4、材料论述题

材料  郡县制产生之前,由于长期推行“列土封候”的管理制度……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国家大局的稳定,他们强烈要求必须改变已经日益陈旧落后的分封制,实行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并通过郡县制度将中央政府即皇帝的意志不折不扣地“一竿子”差到底。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也迫切希望能够有个统一的合平的社会环境来休养生息与发展生产。郡县制,就是在这样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是否非取名“郡县”或“郡县制”已经毫不重要,关键的是通过对行政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探索,终于创造出来了一种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都拥护的新型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回答:

(1)写出材料中的长期推行“列土封候”的管理制度名称是什么?
(2)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