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四年级上册 第17课 长城 同步测试

年级:四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看拼音,写汉字。(共1小题)

1、看拼音,写汉字。

chóng shán jùn lǐng

wān yán pán xuán

báo lěi 

qì pò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共1小题)

1、填上合适的词语。

陡峭的          雄伟的          巨大的      

宽阔的          坚固的        蜿蜒的      

三、选词填空。(共3小题)

1、选词填空。

坚固    坚强   牢固

八达岭长城高大      

我们应该      地面对困难。

这幅画在墙上镶嵌得十分      

2、选词填空。

凝聚    凝结

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      成的。

农民的汗水      成一粒粒粮食。

3、选词填空。

气势    气魄

这样      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座山很有      

四、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一种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共2小题)

1、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A.才能   B.不久,时间短    C.强调所说的事不容易

(1)你怎么才来,就要走?      

(2)诸葛亮很有才干,周瑜妒忌他。      

(3)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2、选择正确的解释。

崇:A.高   B.重视、尊敬

(1)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世界人民都很崇拜他。      

(2)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五、把句子补充完整(共3小题)

1、读课文《长城》,把句子补充完整。

远看长城      

2、读课文《长城》,把句子补充完整。

长城,      

3、读课文《长城》,把句子补充完整。

无数劳动人民的劳动和智慧,      

六、课内阅读。(共3小题)

1、按原文《长城》填空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            ,没有      ,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      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      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2、课内阅读。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从“多少”“才”你体会到      

(2)请你想象一下:那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工具,是怎样被运上这陡峭的山岭的?

3、读课文《长城》,仔细思考,认真判断。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伟大的奇迹”的理解,请你选择正确的答案_____

A . 长城修筑在山上,有一万多里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所以是“奇迹” B . 长城那么高大坚固,一块条石就有两三千斤重,而且用了无数的条石,所以是“奇迹” C . 修筑万里长城,用了“数不清”的条石、城砖,而当时靠的全是人工,靠人的肩膀、双手,真是奇迹 D . 长城的建造、设置非常巧妙,也能看出是奇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四年级上册 第17课 长城 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