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寇家河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下列方法中能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三瓶无色气体的是(   )
A . 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B . 闻气体的气味 C . 分别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 D . 以上方法都不行
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B .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 .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 . 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4、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
A . 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 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 . 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5、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的质子数不同,则元素种类不同 B . Cl 与 Cl可以相互转化 C . 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D . 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6、常温下,不宜用物理性质来区分的一组物质是( )
A . 硫磺粉和食盐    B . 氧气和空气 C . 铁粉和木炭粉    D . 酒精和白醋
7、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 . 加热液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蒸发食盐水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8、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安全的是(   )
A . 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 . 用手触摸刚加热过的试管 C . 熄灭酒精灯,待冷却后,再向酒精灯中加酒精 D . 在实验室里用品尝味道的方法鉴别某些物质
9、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的正确装置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5 B . 图片_x0020_100006 C . 图片_x0020_100007 D . 图片_x0020_100008
10、下列微粒的微观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离子(   )
A . 图片_x0020_608022350 B . 图片_x0020_1089960955 C . 图片_x0020_1796804814 D . 图片_x0020_1444703000
11、下列关于Mg2+和Mg的说法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它们的电子数相同 B . 它们的质量几乎相等 C . 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D . 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12、硒是人体中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可能诱发皮肤病。已知硒原子的质子数是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中子数为45 B . 原子序数为34 C . 核电荷数为79 D . 核外电子数为34
13、下列反应中,即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 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B . 镁+氧气 氧化镁 C . 碳酸氢铵 氨气+水+二氧化碳 D . 乙炔+氧气 水+二氧化碳
14、图片_x0020_1203490964 图片_x0020_705327033 实验室用图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     )

图片_x0020_207843153

A . 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B . 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C . 收集满氧气后,先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再盖上玻璃片 D . 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
15、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B . 只要可燃物和氧气接触,一定会燃烧 C . 厨房失火,应移走液化气以隔离可燃物 D . 炒菜的油锅着火,用扇子扇风灭火。
16、下列关于工业制取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 . 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 B .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 . 该方法利用的是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 D . 经过净化除尘后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17、如图所示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224989786

A . 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 C . 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 D . 锶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形成Sr2+
18、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氧气,下图所示的有关数量关系,与反应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 图片_x0020_400141364 B . 图片_x0020_1217615819    C . 图片_x0020_1402491705 D . 图片_x0020_1210481834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在实验过程中致使试管炸裂的原因有很多,下列这些原因中不是试管炸裂原因的是(   )
A . 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珠 B . 加热时试管底部没有触碰到灯芯 C . 在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稍微向下倾斜 D . 加热后,立即清洗试管
2、含氧气的微粒有O2、O3、O2-、O2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同分子数的O2和O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 . 等质量的O2和O3具有相同的原子数 C . O2-、O22- 分别组成的化合物可以表示为H2O,H2O2 D . H2O2、O2-、O22-三种微粒所含的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2O2>O22->O2-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3)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2个钠原子      
(2)磷元素      
(3)铵根离子      
(4)两个二氧化硫分子      
(5)三个氢氧根离子      
(6)两个水分子      
(7)高锰酸钾      
(8)保持二氧化碳性质的最小微粒      
(9)两个钙原子      
3、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782196961

(1)图中硫元素与氮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因是      不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      
(2)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      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3)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4)月球上的3He(3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标之一是探测核聚变燃料3He的分布.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4He形式存在,从原子的构成来看,3He、4He两种原子的电子数      (填“相同”或“不同”)。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双氧水来制取氧气,可能用到下列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550713413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所用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该装置还可制取      (填一种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用装置B(加入一定量浓硫酸)除去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2、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5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属于      反应;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      (填“能”或“不能”)进行;
3、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6
(1)请写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c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用的发生装置是       ,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其中二氧化锰       作用.
(4)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      ,原因是      .若用D或C装置收集氧气,检验其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5)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会引起的后果是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其原因是:      
(7)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固体)与稀盐酸(液体)在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可选用      装置制备二氧化碳,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选用装置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具有缓解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2)花青素分子中的碳、氢的质量比是      
(3)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4)花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寇家河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