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5小题)
1、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fm . 现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沿斜面以同一加速度向下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 )
A .
B .
C .
D .




3、2017年暑假,小明到黄山旅游,乘观光车看西海大峡谷.如图所示,假设该缆车沿着某段坡度为30°的滑道以加速度
保持竖直状态上行,在缆车中与滑道平行的斜面上放一个相对斜面静止的质量为
的物块,取
,则( )



A .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B .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N
C .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N
D . 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大小为5N
4、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 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
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 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 . 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 . 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
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D . 若将细绳剪断, B物体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为零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水平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B . 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C . 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
D . 斜面对小球的弹力不仅有,而且是一个定值

二、多选题(共8小题)
1、“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
运动员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运动员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运动员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受力平衡位置
运动员在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A . 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是做匀减速运动
B . 在b点,运动员的速度最大,其加速度为零
C . 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D . 在c点,运动员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为零
2、在下面的物理量和单位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密度;② 牛;③ 米/秒;④ 加速度;⑤ 长度;⑥ 质量;⑦ 千克; ⑧ 时间
A . 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① ⑤ ⑥ ⑧
B . 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⑦
C . 属于国际制单位的是② ③ ⑦
D . 属于国际制单位的是④ ⑤ ⑥
3、如图所示,物块
和c的质量相同,a和
和c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
和
相连,通过系在a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O.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线剪断.将物块a的加速度的大小记为
,
和
相对于原长的伸长分别记为
和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剪断的瞬间( )









A . a1=3g
B .
C . △l1=2△l2
D . △l1=△l2

4、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块形状大小均相同,将它们通过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连接,如图甲所示,绳子平行于倾角为α的斜面,M恰好能静止在斜面上,不考虑M、m与斜面之间的摩擦,若互换两物块位置,按图乙放置,然后释放M,斜面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轻绳的拉力等于mg
B . 轻绳的拉力等于Mg
C . M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sinα)g
D . M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的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以一定的初速度一起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α的斜面上滑。已知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则( )



A . 整体在上滑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B . 整体在上滑到最高点后将停止运动
C . 两物块之间的摩擦力在上滑与下滑过程中大小相等
D . 在上滑过程中两物块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在下滑过程中的摩擦力
6、如图所示,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
B . 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
C . 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θ
D . 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A、B两球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
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的小车质量为M, 站在小车水平底板上的人质量为m,人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绳子拉小车,定滑轮上下两侧的绳子都保持水平,不计绳与滑轮之间摩擦.在人和车一起向右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 . 人一定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 . 人拉绳的力越大,人和车的加速度越大
D . 人拉绳的力越大,人对车的摩擦力越小
8、如图所示,在山体下的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长木板,某次山体滑坡,有石块从山坡上滑下后,恰好以速度v1滑上长木板,石块与长木板、长木板与水平地面之间都存在摩擦.设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且石块始终未滑出长木板.下面给出了石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v-t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下图是在研究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0、1、2、3、4、5、6,量得
,这些计数点的速度分别为
、
、
……(交流电源频率为
,要求有依据的公式、运算步骤,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用
、
及T(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表示速度
.



(2)求出速度
、
的大小.


(3)计算出小车加速度α的大小.
2、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计算出各纸带的加速度后,将测得的反映加速度a和力F的关系的有关资料记录在表1中,将测得的反映加速度a和质量M关系的资料记录在表2中
表1
a/(m/s) |
1.98 |
4.06 |
5.95 |
8.12 |
F/N |
1.00 |
2.00 |
3.00 |
4.00 |
表2
a/(m/s) |
1.98 |
4.06 |
5.95 |
8.12 |
M/kg |
0.05 |
0.67 |
0.80 |
1.00 |
(1)根据表中所列数据,分别画出
图象和
的图象.


(2)从图象可以判定:当
一定时,
与
的关系为 ;当
—定时,
与
的关系为 .






3、图甲所示为两位同学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所受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两位同学安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平衡摩擦力,他们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些后,在不挂砝码盘的情况下,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然后用手轻推小车,小车便拖动纸带在木板上自由运动.若打点计时器第一次在纸带上打出的计时点越来越稀疏(从打出的点的先后顺序看),则第二次打点前应将长木板的一端垫的比原先更加 (填“高”或“低”)些;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 的计时点,便说明平衡摩擦力适当.(不计细绳与滑轮的摩擦)
(2)平衡摩擦力后,在 的条件下,两位同学可以认为砝码盘连同砝码的总重力近似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盘连同砝码的总质量为m)
(3)接下来,这两位同学先在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的关系;图乙为某次操作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他们在纸带上标出了5个计数点,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图中数据的单位是cm.实验中使用的是频率f=50Hz的交流电源.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然后,两位同学在保持小车受到的拉力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关系.他们通过给小车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据,画出
图线后,发现当
较大时,图线发生弯曲.于是,两位同学又对实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避免了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现象,那么,两位同学的修正方案可能是(_____) (4)


A . 改画a与M+m的关系图线
B . 改画a与
的关系图线
C . 改画a与
的关系图线
D . 改画a与
的关系图线



(5)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实验完成后,两位同学又打算测出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于是两位同学先取掉了长木板右端垫的小木块,使得长木板平放在了实验桌上,并把长木板固定在实验桌上,具体的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在砝码盘中放入适当的砝码后,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便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并在保证小车的质量M、砝码小车打点计时器加速度a,并求出平均加速度
,则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
表示).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小球和车厢相对静止,小球的质量为1 kg (sin 37°=0.6,cos 37°=0.8,取g=10
m/s2)。求:
(1)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
(2)悬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