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高二必修3第二单元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1小题)




( )
【气味】辛,平,无毒。......【主治】补中益气......”。易明查找的书最有可能是( )
①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②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
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④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
二、材料分析题。 (共4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年 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科技发明 |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 ||
件数 | 百分比 | 件数 | 百分比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材料二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 数学 | 天文历法气象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项数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材料三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请回答:
这一特点的原因?
器,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请列举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成果,并说明它们如何
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材料1:《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 数学 | 天文历法气象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项数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材料2: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材料3: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
《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 |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
材料1: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材料2: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3: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
材料4: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材料一 所有这些(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包括其改进的策略,都完全可以由中国人在14世纪所具有的科学知识中研发出来。但当时的中国人却没有加以制作或利用,以致后来这些机器由于无人使用而消失了。因此,我们必须推断在纺织业的领域中,中国传统的工业技术未能有进一步的开展,基本的阻力不在于缺少更高的科学知识,而在于那些促进工业技术的发明与进步更新的经济动力与知识思想力量的减弱。
——马克·尔文《中国历史发展的型式》
材料二 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经济学上的“边际获利递减率”);因此富裕人家,多不愿其子弟外出“开创”新天地。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娶妻纳妾之余,抽上大烟,胜于出外生事冒险(这也与明代专制政治和清代异族统治下法网严峻和地方势力的改变有密切关系)。在此情境下,“浪费人力的文化”逐渐成形:妇女裹小脚,坐八人大轿,妻妾奴婢成行,都是浪费人力的社会文化行径。与此对应,为节省人力而创设的各种机器,便变为“非当务之急”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中国的发明创造也是引人注目地随着时间而起伏不定。直到公元1450年左右,中国在技术上比欧洲更富于革新精神,也先进得多,甚至大大超过了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中国的一系列发明包括运河闸门、铸铁、深钻技术、有效的牲口挽具、火药、风筝、磁罗盘、活字、瓷器、印刷(不算菲斯托斯圆盘)、船尾舵和独轮车。接着,中国就不再富于革新精神。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人类社会的命运》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