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 . 因为动车有一定的长度,因此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将它看作质点
C .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D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力成正比,与弹性形变量成反比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 . 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C .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变化越快
D .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3、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四分之一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4m/s,剩余四分之三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 6.4m/s
B . 6.0m/s
C . 7.0m/s
D . 以上都不对
4、如图所示,A、B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和m2 , 且
,用细线连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水平作用力F作用在A上,两物体一起向右作匀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的加速度为
,且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B . A对B的作用力大于B对A的作用力
C . 细绳的张力大小为
D . 撤去外力F,A,B都将作减速运动,直至停止


5、如图所示,靠在竖直墙上的物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静止。已知物块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关于摩擦力
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有
B . 一定有
C . 一定有
D . F增大时,
增大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拴在斜面上的细绳拉住。现用一个力F推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和小球一起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加速度足够小,细绳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B . 细绳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C . 斜面和细绳对球的弹力的合力一定等于ma
D . 当F变化时,斜面对球的弹力不变
7、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 那么关于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A . 4:3
B . 3:1
C . 1:1
D . 3:4
8、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经3s着地,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5m/s
B . 第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0m/s
C . 下落过程中1s内与前1s内的平均速度之差是10m/s
D . 最后1s的位移为30m
二、双选题(共4小题)
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世界的关系为
,(t以s为单位)则( )

A . 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3m/s
B . 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4m/s2
C . 这个物体2s末的速度为5m/s
D . 这个物体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2、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10s与30~40s的运动方向相同
B . 0~10s与30~40s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C . 30~40s与40~50s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 . 0~50s内的位移为70m
3、物体A、B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A悬挂着,B刚好静止光滑的斜面上,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B仍静止
B . 物体B对斜面的压力增大
C . 绳子对物体B的拉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
D . 绳子对物体B的拉力小于物体A的重力
4、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
,这两个力的合力F与
的夹角为θ,则θ可能为( )


A . 30°
B . 45°
C . 90°
D . 120°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某同学在测定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一条理想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点,在这条纸带上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打点先后给计数点编号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1)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B,C,D三段纸带中的 段:(填字母)
(2)测得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3)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是 m/s。
2、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验证里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部附近两侧,固定两个力传感器,同一高度放置两个定滑轮,两根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是两力传感器连接,在两细绳连接的结点O处下方悬挂钩码,调节两个定滑轮的位置可以改变两细绳间的夹角,实验中使用若干质量均为m的钩码。
(1)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1)
A . 实验开始前,需要调节木板使其位于竖直平面内
B . 保持两传感器示数大小相等
C . 静止时标记结点O的位置
D . 静止时用量角器量出绳子OA,OB之间的夹角
E . 静止时记录钩码数量,力传感器的示数和三细绳的方向
(2)固定滑轮的位置,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
3、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1)为使砝码以及桶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及桶的总质量 (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
(2)为了平衡摩擦力,应将长木板 (选填“左”或“右”)端适当垫高,使之与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θ,若测得某木块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是因为倾角θ偏 造成的;
(3)本实验采用了 的科学研究方法。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A用细绳绕过光滑的滑轮与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连接A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此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cos37°=0.8,
。求:

(1)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大小;
(2)A物体所受 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m1=9.8kg,A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3,欲使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m2最大不能超过多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2、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运动位移为4m时刚好达到斜面底端,并继续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斜面与水平面用小段光滑圆弧链接,若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为10m,全过程所用的时间为10s,求:
(1)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v的大小;
(2)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a的大小;
(3)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一动车从静止开始出站,沿平直轨道以a=0.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达到最大速度为80m/s后匀速行驶,动车长L1=250m,动车离站时距车头L2=24500m处有一条长d=8050m的隧道,求:
(1)动车经多长时间可达隧道口;
(2)动车完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