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共26小题)

1、“力排众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

A . 林则徐 B . 左宗棠 C . 邓世昌 D . 杨靖宇
2、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 . 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 . 共产党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 C .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 . 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3、“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歌颂的是(  )

A . 毛泽东 B . 康有为 C . 梁启超 D . 孙中山
4、“八荣八耻”中提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追溯历史,曾经倡导“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维新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5、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些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 . 邓世昌 B . 左宗棠 C . 林则徐 D . 关天培
6、有人这样形容近代中国:“你原本像一片桑叶,圆满而丰硕,孕育了伟大的丝绸文明,将地球包裹得那样绚丽……然而,你却被列强蚕食,他们把美丽的丝绸变成无边的战火……中国的版图从桑叶变成了一只愤怒的公鸡……”在近代历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俄国 C . 法国 D . 日本
7、《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强盗”指(    )
A . 俄国军队 B . 美国军队 C . 英法联军 D . 日本军队
8、“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
A . 马尾战役 B . 平壤战役 C . 黄海战役 D . 威海卫战役
9、2014年4月17日,正值《马关条约》签署纪念日之际,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沿海训练编队赴中国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 B . 规定关税协定 C . 划定五口通商 D . 地点在中国马关
10、“中国带着首都被占领的耻辱进入20世纪。”“首都被占领的耻辱”是指(    )
A .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B .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C . 日本占领辽东半岛 D .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11、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数次代表清政府屈膝投降,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他在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探索自强道路…,他应是(    )
A . 李鸿章 B . 曾国藩 C . 左宗棠 D . 林则徐
12、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 .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 . 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C .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 抵制外国军事侵略
13、如图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 . B . C . D .
14、鲁迅先生认为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打在中国背上的一鞭,使中国开始了(    )
A . 维新变法 B .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C . 洋务运动 D . 辛亥革命
15、某同学将课本内容整理如下,其中“谭嗣同”适合填写于哪一横线处(    )

为走救国之路,再次上书;不作亡国之君,下诏变法

反对变法维新,发动政变;以血唤醒民众,慷慨就义

A . B . C . D .
16、“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曙光!”这里的“一道闪电划过”是指孙中山领导的(    )
A . 共产党成立 B . 八国联军侵华 C . 五四运动 D . 辛亥革命
17、下图是1920年的一幅漫画,画中妇女所靠的刻有“三从四德”的石柱摇摇欲坠,反映了封建道德思想已经动摇。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新文化运动“四提倡、四反对”的影响 B . 十月革命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C . 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影响 D . 中共“一大”召开的影响
18、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局、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为改变制度,中国近代进行了(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9、小明同学在学习五四爱国运动前,搜集了许多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 取消“二十一条” D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0、“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这首校歌所传颂的军校创建于(    )
A . 辛亥革命时期 B . 国民革命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21、“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这是哪所学校的校歌(    )
A . 京师同文馆 B . 黄埔军校 C . 京师大学堂 D . 北京大学
22、2010年7月一位老者动情地写下这样一首词:“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唤起工农千万,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爆发 B .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 黄埔军校创建 D .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23、“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北伐誓词中的“土匪军阀”,不包括(    )
A . 张作霖 B . 袁世凯 C . 孙传芳 D . 吴佩孚
24、“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的含义是(    )
A . 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B . 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 . 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D . 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25、1929年9月,朱德曾诙谐的说:“朱毛红军,朱毛红军,朱(猪)离不开毛,毛离不开朱(猪),朱(猪)离开毛就过不了冬。”该段话语反映了什么时期的状况(    )
A . 五四运动时期 B . 中共一大时 C . 南昌起义中 D . 井冈山会师后
26、下列节日的由来与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

①端午节    ②青年节    ③圣诞节    ④建军节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共3小题)

1、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清朝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国家》唱得好:“没有强的国,哪有富的家?”个人的生活和国家的命运的确息息相关。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1902年。地点: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

一位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时,不禁潸然泪下。

他祖籍香港岛。1842年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父亲义愤填膺,耻为“异国之民”,愤然率全家移居台湾。1895年,台湾又被割给日本,他的儿子参加了抗日义军,失败后全家移居北京,住在东交民巷。可是一年前又被清政府驱逐到郊区居住,说东交民巷已成为使馆区,不允许中国人居住。

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三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1)老人一生三次搬家,流离失所受尽苦难,主要与哪三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2)三个条约见证了三次战争,三个条约的签订分别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阅读以上材料,作为中国人,有感于老人的屈辱磨难,你有何感悟?
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胡适说,(20世纪初)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材料三: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中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确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1)材料一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革命成功”两个表现。
(2)材料二中的“中兔子、小兔子”此时因领导了什么运动“成名”?请你简要写出这场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3)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分别对应的历史事是      
3、历史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口号是时代的呐喊,图片是历史的见证。它们有时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的一些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材料二:一张照片、一个模型,浙江嘉兴南湖的那只游船伸手可触。在93年前的1921年,它在时代恶浪中顽强启航。它平凡,但却曾负载中华民族的命运;它简陋,但却诞生了一个先进的政党。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写出这些口号应该出现在哪个历史事件中?口号反映了该事件的什么性质?请写出此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里“负载中华民族的命运”而诞生的这个“先进的政党”是哪个政党?它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