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O B . Si C . Al D . Fe
2、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刻舟求剑    B . 滴水成冰    C . 抱薪救火    D . 聚沙成塔
3、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 . 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C . ②③④均表示离子    D . 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
4、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 . 属于金属元素 C .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 . 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理念与做法,不合理的是()
A . 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 B . 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 C . 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 . 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
6、下列说法能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 . 镁粉用作照明弹 B . 铜丝用作导线 C . 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D . 氮气用作灯泡的填充气
7、分类是研究物质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B . 净化后的空气 C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 D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固体
8、儿童体内缺少锌元素易患的疾病是()
A . 甲状腺疾病 B . 侏儒症 C . 贫血症 D . 佝偻病
9、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可用于分离二氧化锰和水 B .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C . 滴管用毕即插回 D . 可用于做反应容器
10、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 B . 氢气 C . 金刚石 D . 氯化钠
11、下列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错误的是()
A . 称取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B . 用镊子添加砝码,直接用手移动游码 C . 称取指定质量的药品时,应先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再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D . 天平使用完毕,应在天平托盘架下套上橡胶垫
12、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 . 氢元素 B . 一个氢分子 C . 两个氢原子 D . 氢气
13、某同学书写的试剂标签如下图所示,其中试剂名称和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A . 图片_x0020_101860601 B . 图片_x0020_396914591 C . 图片_x0020_1414824162 D . 图片_x0020_895668110
14、空气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工业上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这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 . 铁生锈属于氧化反应 C . 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0%和21% D .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将稀盐酸滴入铜绿粉末,产生大量无色气泡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的固体 C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D . 点燃红磷后,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1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水中生物能存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 . 通过低温加压,氧气可以转化成淡蓝色的液氧 C .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 . 火箭发射需要大量液氧,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
17、下列有关过滤描述正确的是()
A .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一切杂质 B . 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酒精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 C . 过滤用到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酒精灯等仪器 D . 如果因滤纸破了导致滤液浑浊,需要用原来的过滤器重新过滤
18、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A . 2O B . O2 C . O2― D . 2O2
19、在蒸发皿内完成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实验,不需要的仪器是()
A . 镊子 B . 酒精灯 C . 坩埚钳 D . 石棉网
20、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她首次进行了酶的定向进化研究。在人体内,氨基酸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合成蛋白质。脯氨酸(C5H9NO2)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十八种氨基酸之一。下列有关脯氨酸(C5H9NO2)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个脯氨酸分子由5个碳元素、9个氢元素、1个氮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 B . 脯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5g C . 脯氨酸属于氧化物 D . 脯氨酸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的质量分数
21、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试剂或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 . 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B . 氧化铜与四氧化三铁(观察颜色) C . 二氧化碳与氮气(澄清石灰水) D . 水与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22、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中,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固定装置时,先装药品,待固定试管后再塞上橡皮塞 C . 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D .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2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没有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氧气支持呼吸

呼吸面罩

B

金刚石硬度大

切割玻璃

C

碳酸氢铵不稳定

化肥

D

干冰升华吸热

人工降雨

A . A                          B . B                           C . C                           D . D
2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收集和用途能达到目的是()
A . 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B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熄灭,该瓶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C . 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通常采用向下排空气法 D . 将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25、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 .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C . 过程中瓶内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 D .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请用“>”、“<”或“=”填空。
(1)质子个数:一个氯原子      一个氯离子;
(2)分子间空隙:水蒸气      冰;
(3)人体中元素含量:钙      
(4)50mL酒精+50mL水      100mL。
2、元素符号、化学式等是化学用语,以下内容请你用最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太阳上含量最多的的元素      
(2)两个汞原子      
(3)三个碳酸根离子      
(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3、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相应信息: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3)加热碱式碳酸铜      
(4)空气中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膜”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与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535826787

(1)写出仪器名称:B      、C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个实验的发生装置应选用仪器      (在A~G中选择)组装,实验时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作用是      
(3)用H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气体从      (填“a”或“b”)端进入。
(4)利用如图的装置,可以粗略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过程如下:

图片_x0020_1312631580

第1步:在一个容积为V毫升的集气瓶中加入V1毫升(少量)的水,量筒中预先装入V2毫升的水。

第2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并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再塞紧塞子。

第3步:待反应结束并冷却后,松开止水夹。此时水进入集气瓶,最终量筒中的水面停止在刻度V3毫升处。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此设计方案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实验中红磷必须要过量,目的是:      

③该方案中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四、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自然界的水。

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自然界的水循环主要是由      的运动引起的。

(2)(二)生活中的水。

(资料在线)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摘录部分)。

感官指标:水质无色无味且澄清透明。

化学指标:pH6.5~8.5;总硬度<250mg/L(以碳酸钙计);铜<1.0mg/L,铝<0.2mg/L……

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100个/mL等。

自来水厂过滤前常加入明矾,明矾的作用是      ,再用      来吸附色素和异味,从而达到感官指标。

(3)生活中鉴定硬水、软水的方法是,取少量饮用水中加入      ,出现      现象的为硬水。生洁中若要对硬水进行软化,可采取的办法是      
(4)(三)探究水的组成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想亲自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琳水的组成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

(查阅资料)

水难导电,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导电性。

(进行实验)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图片_x0020_271867194

(实验分析)

两个电极附近产生很多气泡,a管内气泡产生较b管快,小组成员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尖嘴导管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放在b端管口燃着的木条      。分析得出:水通电的化学方程式为      ,进而推出水是由      组成的。

(5)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5)
A . 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 . 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 . 水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D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E . 氢、氧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2、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实验一

实验二

(1)实验一:A瓶中无明显现象,B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B瓶中出现现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式表示)      ,该实验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控制的变量是      
(2)实验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      (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由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      的物理性质。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2017年5月18日,中国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它将推动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环境条件下,水分子笼中装有甲烷分子而成的“冰块”,可直接点燃。已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请计算:
(1)这种可燃冰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多少      ?
(2)这种可燃冰的质量为多少克时,与44g二氧化碳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