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兴华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2、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 . 闻气体的气味
B . 观察气体的颜色
C . 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D . 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3、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B . 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
C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3
D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
4、有关氧气的收集、检验、验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装置为向下排空气法,可用于收集氧气
B . 利用乙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a通入
C .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丙中,若木条熄灭表明该气体是氧气
D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丁装置 d 处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5、节日里的下列景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
A . 五光十色的焰火礼花
B . 不断闪烁的霓虹灯
C . 变化无穷的音乐喷泉
D . 满屋飘香的茅台酒
6、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 . 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C . 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先熄灭酒精灯,然后再移出导管
D . 铁丝在空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7、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 )
A .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 .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 .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8、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 . 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C . 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 . 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9、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 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B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 . 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D .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0、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 .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 .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C .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1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不同点是()
A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B .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大于原子的体积和质量
C .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
D . 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1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铁 汞
B . 氨气 干冰
C . 水 石墨
D . 硫酸铜 氯化钠
1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如下,正确的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将药品装入试管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⑦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A . ②⑦④①③⑤⑥
B . ④②⑦①③⑤⑥
C . ④②⑦①③⑥⑤
D . ②④⑦①③⑥⑤
14、在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其中向b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能正确表示两管放出氧气的量(纵坐标)与加热时间(横坐标)关系的图示是()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化学用语填空:
(1)5个钾原子
(2)2个氯离子
(3)写出Mg2+中数字2的含义
2、
(1)小明将少量高锰酸钾混入氯酸钾中,加热时发现氯酸钾分解速率大大加快,在此反应中高锰酸钾 (填“是”或“不是”)催化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 不同,将两者进行分离的。该过程是否属于分解反应? (填“是”或“否”)
3、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在实验室里,若要得到净化程度最高水的水,可用 的方法;
(2)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A.B试管中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 ,通过此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4、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2)集气瓶中装少量水的作用是 。
5、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y与微粒的 关系非常密切;
(2)当y=8时,该粒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是 。
6、用微粒的观点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水壶中的水被烧开时,壶盖被顶起 。
(2)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氧气性质进行研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集满氧气的两个集气瓶如图所示放置,并分别同时迅速插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发现木条均复燃,且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甲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乙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
(3)由图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化学性质 。
3、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组合是 ,但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疏松的棉花,其目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明收集一瓶氧气,供“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使用,应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 。
(4)若使用装置E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5)欲使用如图所示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该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该如何操作 ?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箭头指向的物质为生成物,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丙的名称为 ;请写出甲转化为乙的文字表达式 。
五、简答题(共1小题)
1、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如图是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从微观反应示意图中,你能得到什么样的规律或结论。 、 、(至少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