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鉴别下列物质所使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 . 氧气与氮气———闻气味 B . 水银与石蜡———比较状态 C . 水与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D .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观察颜色
2、为证明人体呼出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CO2 , 采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瓶1和瓶2中所装试剂均为澄清石灰水 B . 吸气时,应将A打开、B关闭,呼气时,则相反 C . 吸气时,瓶1试剂中出现气泡,液体变浑浊 D . 通过瓶1和瓶2中的不同现象,证明人体呼出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CO2
3、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B .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C .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所需化学原料和化学产品尽量都是绿色 D .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物质有几千万种
4、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现出该项性质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 . 铁丝能燃烧,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 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C . 铁的熔点高达 1535℃,熔化的铁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 D . 铝片抗腐蚀,铝片不易和氧气反应
5、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6、下列有关空气和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硫磺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相同,产物也相同 B .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后可增加氧气的质量 C . 液态氧气可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 D . 空气质量级别越低,空气质量越好
7、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B .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 . 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    D . 空气质量报告中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8、如图所示的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100006

A .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B . 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C . 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D . 该实验可以说明N2难溶于水
9、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210006160

A .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常用作液氮冷冻的麻醉剂 B . 氧气占空气体积分数的21%,具有可燃性 C . 用如图所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量不足会导致结果偏大 D . 冬天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10、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其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的是()
A . 图片_x0020_100008 直接加热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B . 图片_x0020_100009 加热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其中一份加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 . 图片_x0020_100010 加热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其中一份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 . 图片_x0020_100011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                     
(1)下列描述中,      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      (填字母代号).

A.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石灰石与盐酸生成了二氧化碳

D.胆矾是蓝色块状的固体 E.工业制取氧气 F.糖溶解.

(2)下列物质:①过氧化氢溶液②洁净的空气③液态氧④二氧化碳⑤矿泉水⑥硫粉⑦ 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⑧加碘食盐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 号);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2、                 
(1)填写以下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①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

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

(2)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填空:

①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      

②要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实验方法是      .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图1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图片_x0020_100012

(1)图1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       (任写一点)
(2)图2是小红同学设计的“测量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装置,其实验用铜丝代替红磷。 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40mL 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 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      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 体积的五分之一,该装置的优点是       (任写一点)。
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所使用的一些装置和仪器。
图片_x0020_100014
(1)从图1的装置中任意选择一种仪器,写出它的名称:      
(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 A 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      ,实验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3)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图2中的      (填标号)仪器进行组合,当观察到      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4)若改用下图的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选填“b”或“c”)口进入。

图片_x0020_100015

(5)乙炔又称电石气,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3、某研究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如下探究。
(1)实验一:氧气的性质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6

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

①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除了使实验更简便外,还有      

②实验中可观察到到铁丝燃烧的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实验二:探究H2O2质量分数、溶液pH、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设计如下表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H2O2 质量分 数/%

pH

温度/ ℃

每分钟气泡数

1

30

5

20

2

30

6

20

3

30

11

20

4

15

11

30

5

a

11

b

①实验1-3的实验目的是      

②a=      ;b=      

(3)实验三: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实验方案如下:

I.用 MnO2、CuO、Fe2O3、Cr2O3 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II.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下图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片_x0020_100017

①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      

②用含 MnO2 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 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      

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

请你完成其中的 一些步骤: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证明焰心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 如图 ,在玻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      。(写一条)
(3)猜想和验证: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①:焰心气体含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②:焰心气体含有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假设②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4)若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则其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