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
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则需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等于( )
A .
mg
B .
mg
C .
mg
D .
mg




2、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水平拉力,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 )
A .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
B . 物体立即获得速度
C . 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D . 由于物体来不及运动,所以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 . 物体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
C . 若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则物体没有惯性
D . 若两物体质量相等则它们的惯性相同
4、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比乙先着地
B . 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 . 甲、乙同时着地
D . 无法确定谁先落地
5、下列4个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A . 加速度
B . 力
C . 时间
D . 速度
6、如图所示,粗糙的A,B长方体木块叠放在一起。静置于水平面上,现B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牵引力F,但仍然保持静止,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A对B的压力就是A物体的重力
B . B不动是因为它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小于拉力F
C . B与A间只有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木块B先对地面施加压力,使地面发生形变后,地面再对B施加支持力
7、从某一高度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若两球被释放的时间间隔为1s,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它们在空中的运动过程中( )
A . 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B . 甲、乙两球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C . 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D . 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小
8、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用手提着弹簧测力计,使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做多种方式的运动。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速向上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小于重力的数值
B . 减速向上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重力的数值
C . 加速向下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重力的数值
D . 减速向下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重力的数值
9、城市中的路灯经常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如图所示为这类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图中硬杆OB可以绕通过B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钢索和杆的重量都可以忽略。如果悬挂物的重量为G,AO与BO间的夹角为θ。关于钢索OA对O点的拉力和杆OB对O点的支持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钢索OA对O点的拉力大小为Gtanθ,方向沿钢索向上
B . 钢索OA对O点的拉力大小为
,方向沿钢索向上
C . 杆OB对O点的支持力大小为Gtanθ,方向沿杆向右
D . 杆OB对O点的支持力大小为
,方向沿杆向右


10、一个物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是因为( )
A . 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B . 它们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 它们既是平衡力又是相互作用力
D .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将大小为F、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的恒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仍保持静止。则( )


A . 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mg
B . 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Fsin
C .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cos
D .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mg



12、质量不同的甲乙两辆实验小车,在相同的合外力的作用下,甲车产生的加速度为2m/s2 , 乙车产生的加速度为6 m/s2 , 则甲车的质量是乙车的( )
A .
B . 3倍
C . 12倍
D .


13、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速度方向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同
B . 加速度方向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反
C . 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合力方向相同
D . 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合力方向相反
14、让一小石块从井口自由落下,经过2s后听到石块落水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距离最接近( )
A . 10m
B . 20m
C . 30m
D . 40m
15、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以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所示,再把物块放到P点自由滑下则( )
A . 物块可能仍落在Q点
B . 物块可能会落在Q点的左边
C . 物块可能会落在Q点的右边
D . 物块一定会落在Q点的右边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设雨滴从很高处竖直下落,所受空气阻力f和其速度v成正比.则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
A . 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
B . 先加速后匀速
C . 先加速后减速直至匀速
D . 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
2、一质点向东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表达式为s=(10t-t2)m,则( )
A . 质点先向东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向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1m/s2
C .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
D . 在12s末,质点在出发点以西24m处
3、在下面的物理量和单位中①密度②牛③米/秒④加速度⑤长度⑥质量⑦千克⑧时间( )
A . 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量的是⑤⑥⑧
B . 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⑦
C . 属于国际单位的是④⑤⑥
D . 属于国际单位的是②③⑦
4、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向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Kg,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若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总时间为3s,g=10m/s2 , 则该消防队员( )
A . 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
B . 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
C . 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4
D . 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7
5、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平衡摩擦力时,小桶应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但小桶内不能装沙
B . 实验中应始终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远大于沙和小桶的质量
C . 实验中如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用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描出相应的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即可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D . 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受阻力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主要应用的方法是_______。 (1)
A . 控制变量法
B . 假设法
C . 理想实验法
D . 类比法
(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它阻力,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把长木板右端垫高,在 (选填“挂”或“不挂”)砝码和砝码盘、小车 (选填“拖”或“不拖”)纸带、打点计时器 (选填“打点”或“不打点”)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力和其它阻力的影响。
(3)在某次实验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且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经测量得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可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砝码 和砝码盘的重力。某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 图像如图丙所示。由此推断该实验主要存在的两个问题是:
① ;② 。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工人需要把质量m=20kg的货箱沿斜放的木板推上卡车。木板与水平面夹角θ=37°,货箱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假定工人推力的方向与板面平行,货箱始终沿板面匀速运动(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 m/s2)。求:
(1)货箱对木板的压力大小N;
(2)木板对货箱的摩擦力f ;
(3)工人对货箱的推力大小F.
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初速度v0=2m/s,加速度a=0.1m/s2 , 求:
(1)第5s末的速度大小
(2)前4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3、一辆汽车质量为4t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某个时刻关闭发动机,经20s滑行40m后停止,求:
(1)汽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
(2)这辆汽车受牵引力为1000N时的加速度大小?(设汽车所受的阻力不变)
4、一个质量为m=40kg的小孩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